这段时期传奇的兴盛,和戏曲本身的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明末清初的大动荡,使传奇创作又有新的发展。徐渭是明代杂剧创作中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他敢于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 历史发展
公元14世纪 中叶至20世纪初,分别从宋元南戏和金元杂剧发展与丰富起来的两种戏曲艺术。据明、清两代曲目著录和近人的搜集,两种戏曲作品有名目可考者,约4400种。剧本体制有许多新的创造,表演艺术(主要是传奇的表演艺术)在明代中叶以后也达到了高峰,从而构成了中国戏曲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明清传奇的兴起和发展 传奇在明初并不发达。朱元璋父子在封建王朝建立的初期,为巩固政权,厉行专制,倡导伦理纲常,制定严酷的法令。对戏曲的创作和演出,也多次颁布榜文加以限制:“凡乐人搬做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烈士、先圣先贤神像,违者杖一百……其神仙道扮及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御制大明律》)并以杀全家的极刑勒令缴毁禁演的剧本。与此同时又利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与儒家经典,控制知识分子。这些因素,与明初传奇创作的冷落有密切关系。 明代中叶以后,嘉靖、万历年间,社会经济有明显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高,新的手工业部门不断出现,东南地区纺织行业雇佣工人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赣、皖各府制瓷、造纸工业都很发达,商人经营盐、丝、茶贸易,资金雄厚。经济的繁荣,使社会物资有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同时也滋长了统治阶级对享乐的追求。政治上的腐败、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促使进步的思想家对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批评。传奇创作的题材也因之逐渐开阔,出现了一批抨击时政、歌颂青年男女突破封建礼教藩篱,追求个性解放的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