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六乙
李六乙,1961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内地导演、作家,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87年,执导个人首部话剧《四川好人》。1995年,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导演。1997年,执导中国第一部英语话剧《庄周试妻》。2001年,出版剧本集《李六乙纯粹戏剧剧本集》。2003年,执导京剧《穆桂英》,该剧是“巾帼英雄战争三部曲”的开篇之作。2006年,为纪念首都剧场落成50周年庆典演出,执导了话剧《北京人》。2010年,执导现代京剧《金锁记》,该剧获得第12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他凭借该剧获得第12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2012年,“李六乙·中国制造”戏剧计划正式启动;同年,“李六乙·中国制造”戏剧计划首部面世作品—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首演。2015年,编导话剧《小城之春》。2018年11月28日,由其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演。
编辑摘要人物经历/李六乙 编辑
1982年,参加中央戏剧学院的考试,并交了论文《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与中国戏曲之比较》。最后,李六乙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1987年,执导根据布莱希特同名作品改编的川剧《四川好人》。
1995年,在林兆华的举荐下,李六乙成为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名导演。1996年,李六乙成立李六乙戏剧工作室。1997年,执导中国第一部英语话剧《庄周试妻》。1998年3月,李六乙执导的原创荒诞派话剧《雨过天晴》在北京上演。
2000年,自编自导由冯远征、吴刚、何冰联合主演的小剧场话剧《非常麻将》;同年,执导话剧《原野》。2001年,出版剧本集《李六乙纯粹戏剧剧本集》。2002年,执导小剧场戏曲《偶人记》。2003年,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执导京剧《穆桂英》,该剧是“巾帼英雄战争三部曲”的开篇之作。2004年,执导话剧《花木兰》;同年,编导当代题材话剧《夜半歌声》。
2005年,把徐伟的长诗《口供或为我叹息》改编成实验诗剧《口供》。2006年,为纪念首都剧场落成50周年庆典演出,执导了话剧《北京人》。2007年,在荷兰艺术节主办方的经费支持下,执导了京剧《梁红玉》。2008年,李六乙应中央芭蕾舞团的邀请,编导了根据汤显祖同名昆曲改编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同年,执导豫剧《白蛇传》。
2009年,应“欧洲文化之都”的邀请,为奥地利林茨歌剧院执导歌剧《TheLandofSmiles》,他凭借该歌剧成为进入欧洲主流歌剧领域的首位中国戏剧导演;同年,为荷兰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新戏剧”女性三部曲——《穆桂英》、《花木兰》、《梁红玉》,并接受荷兰女王的接见;此外,还执导了根据老舍中篇小说改编的话剧《我这一辈子》。2010年,在正乙祠与梅葆玖联袂执导京剧《梅兰芳华》;12月,执导现代京剧《金锁记》,该剧获得第12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他凭借该剧获得第12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2011年7月,执导曹禺话剧《家》,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8月15日,李六乙改编、执导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受邀为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剧目;10月,执导马勒交响乐话剧《大地之歌》。
2012年4月,执导阿瑟.米勒的话剧《推销员之死》,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6月29日,“李六乙·中国制造”戏剧计划正式启动;10月29日,应第15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邀请,执导了歌剧《原野》;11月23日,“李六乙·中国制造”戏剧计划首部面世作品—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首演。2013年4月11日至14日,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于国家大剧院“李六乙·优秀导演戏剧作品展”先后演出。
2015年1月20日至2月1日,执导契诃夫的话剧《万尼亚舅舅》,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4月10日至12日,编导根据费牧同名电影改编的话剧《小城之春》,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首演;6月17日至21日,执导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日出》,于国家大剧院歌剧院首演;7月8日,改编、执导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受邀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演出;8月28日至30日,执导的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应铃木忠志的邀请前往日本利贺参加SCOT剧团“创立50周年,迁至利贺村40周年”庆祝活动,于岩石剧场演出;10月20日、21日,编导的话剧《小城之春》受邀参加第17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并于上戏剧院演出。
2016年4月2日至4日,纪念费穆先生110周年诞辰,执导的话剧《小城之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6月16日至7月3日,执导的话剧《樱桃园》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10月13日至15日,执导的话剧《樱桃园》在美琪大戏院演出;11月11日至13日,执导的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在葵青剧院首演。[2]
2017年1月20日,由其执导的话剧《李尔王》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演,该话剧持续上演至2月2日;11月,为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10周年,执导了川味话剧《茶馆》。2018年11月28日,由其执导的话剧《哈姆雷特》在中国国家大剧院首演,该话剧由胡军、濮存昕、卢芳等联合主演。[3]
个人生活/李六乙 编辑
李六乙的父母都在四川省川剧院工作,他的妻子是导演李妮。[4]
主要作品/李六乙 编辑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87年 | 《四川好人》 | 川剧 |
1997年 | 《庄周试妻》 | 话剧 |
1998年 | 《雨过天晴》 | 话剧 |
2000年 | 《原野》 | 话剧 |
2000年 | 《非常麻将》 | 话剧 |
2002年 | 《偶人记》 | 话剧 |
2003年 | 《穆桂英》 | 京剧 |
2004年 | 《花木兰》 | 京剧 |
2004年 | 《夜半歌声》 | 当代话剧 |
2005年 | 《口供》 | 实验诗剧 |
2006年 | 《北京人》 | 话剧 |
2007年 | 《梁红玉》 | 京剧 |
2008年 | 《牡丹亭》 | 芭蕾舞剧 |
2008年 | 《白蛇传》 | 豫剧 |
2009年 | 《The Land of Smiles》 | 歌剧 |
2009年 | 《我这一辈子》 | 话剧 |
2010年 | 《梅兰芳华》 | 京剧 |
2010年12月 | 《金锁记》 | 现代京剧 |
2011年7月 | 《家》 | 曹禺作品 |
2011年8月15日 | 《牡丹亭》 | 芭蕾舞剧 |
2011年10月 | 《大地之歌》 | 马勒交响乐 |
2012年4月 | 《推销员之死》 | 阿瑟.米勒作品 |
2012年10月29日 | 《原野》 | 歌剧 |
2015年1月20日至2月1日 | 《万尼亚舅舅》 | 契诃夫作品 |
2015年4月10日至12日 | 《小城之春》 | 话剧 |
2015年6月17日至21日 | 《日出》 |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 |
2016年6月16日至7月3日 | 《樱桃园》 | 契诃夫作品 |
2016年11月11日至13日 |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 古希腊悲剧 |
2017年1月 | 《李尔王》 | 话剧 |
2017年11月 | 《茶馆》 | 川味话剧 |
2018年 | 《哈姆雷特》 | 话剧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15年4月10日-12日 | 《小城之春》 | 话剧 |
2008年 | 《牡丹亭》 | 芭蕾舞剧 |
2005年 | 《口供》 | 话剧 |
2004年 | 《夜半歌声》 | 当代话剧 |
2003年 | 《穆桂英》 | 京剧 |
2000年 | 《非常麻将》 | 话剧 |
1998年 | 《雨过天晴》 | 话剧 |
文学作品
时间 | 名称 | 出版社 |
---|---|---|
2001年8月1日 | 《李六乙纯粹戏剧 剧本集》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获奖记录/李六乙 编辑
荣誉奖项 | |||||||
|
人物评价/李六乙 编辑
李六乙的戏剧作品非常注重表现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注重探索表演艺术的最大化,注重追求舞台美术的简约化、写意化和造型感。他的作品在探寻人的精神世界时喜欢设置各种情境,来揭示人物的矛盾心理状态。注重人,发现人,这是李六乙作品一以贯之的做法。李六乙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戏剧艺术要表现人的最大化,努力发掘人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强调人的精神的层次性、冲突性、独特性。为此,李六乙经常对作品的人物进行新的解释。他所有的戏剧艺术实验都有一个焦点,即演员的表演,还有追求表演的间离效果。有时,李六乙还把戏剧表演、现代舞、多媒体、行为艺术、观众的参与等等因素结合起来。除此之外,李六乙还注意使用音乐来营造舞台氛围,塑造人物形象(《戏剧艺术》评)。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