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殿林

清末协办大学士
李殿林(1842~1916)清末大臣。字荫[chí]大同县大王村人。曾任协办大学士、典礼院掌院学士、清宣统皇帝经筵侍讲官。

人物生平

李殿林(1842~1916)清末大臣。字荫墀。大同县大王村人。少年时习宋儒学说,后到省城晋阳书院就读。同治三年(1864)甲子科举人,同治十年(1871)辛未进士,钦点翰林授庶吉士,散馆考试后授编修。后升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光绪二十六年(1900)以兵部侍郎衔,外放广东乡试主考官。
进士长廊序
八国联军破京,向慈禧、光绪条奏《保护东南方略》,不久提任吏部左侍郎,放任江苏学政。任内奏请“裁武试,废八股,用策论,改书院,设学堂”,更改学制,得旨先在江苏倡导。回吏部后痛感末世“仕途淆杂,胥吏[yín]缘谋私利”,奏请停捐纳,裁书吏,并从吏部做起。后又升邮传部尚书。该部收入丰裕,积弊甚多,李到任后,痛惩首恶,使部事整饬。时京张铁路初成,货物运量少,廷议停止西展,他力主继续西展。见山西驻京诸会馆及云山别墅毁于庚子兵乱,号召山西在京官商集资修补,并在晋东馆设立晋学堂,便于同乡青年就学。山西巡抚向英人出卖矿权,留日学生李培仁蹈海,李殿林集合在京同乡上疏争辩,迫使清政府备款赎矿。山西文水、交城等县,在禁烟中[qiāng]杀无辜,激起民众变乱,李殿林派员调查,遂制止滥伤枉杀。宣统初,晋升协办大学士、典礼院掌院学士摄政王特加优礼。辛亥革命后,谢职归家,后卒于家中。民国20年(1931)入山西省三立阁从祀。遗作有《周易别》、《识史例[zuǎn]》、《车酋轩杂记》、《[quán]政管见》、《云中草堂诗文集》等,惜书稿毁于兵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