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杰出女性画家、雕塑家、艺术家
潘玉良(1895年6月14日—1977年7月22日 ),[3]江苏扬州人,原名陈秀清,又名张玉良,字世秀,[11][12][13]婚后随夫改姓潘,晚年常自署“潘张玉良”,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在油画、彩墨画、白描、雕塑、版画等领域颇有建树。[1][14][15][5][16] 潘玉良早年双亲去世,被其舅卖 入青楼,沦为歌伎,后为潘赞化所救,二人结为夫妻,婚后开启艺术追求之路。1920年,潘玉良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始接受西洋绘画基础训练,并于1921年,考取官费赴法国留学,入读于中法大学;1923年,入读于巴黎国立艺术学院;1925年,进入罗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油画和雕塑,先后师从朱屺瞻、王济远、刘海粟、德卡、达仰·西蒙、康洛玛蒂等人。1928年,返回中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并在上海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归国期间,开始创作中国画,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获得艺术界好评。1937年,为参加巴黎世界博览会,游历欧美考察艺术,潘玉良远赴法国,此后长居法国巴黎,创作了诸多绘画、雕塑作品,晚年潘玉良体弱多病,创作渐少。1977年7月22日,[3]潘玉良病逝于巴黎,享年82岁。[1][4][6] 潘玉良长居异国,创作出大量艺术作品,在艺术创作中博采中西绘画众长,创造出“合中西于一冶”的独特风格,代表作有《春之歌》《执扇自画像》《读书的女人》《俯首站姿女人体》《壮士》《连理》《张大千胸像》等。[17]旅法期间,潘玉良辗转欧美各地举办个人画展,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种画展,获得海内外艺术界称赞,其个人与作品获得了诸多荣誉:法国自由艺术协会国际沙龙自由艺术奖、比利时布鲁塞尔金奖、法国巴黎大学“多尔烈奖”等。[6][18]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