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脊蛇
简介/棕脊蛇 编辑
中文名: 棕脊蛇
拉丁文名: Achalinus rufescens
中文学名: 棕脊蛇
中文目名: 蛇目
中文科名: 游蛇科
中文属名: 脊蛇属
同物异名: Stoliczkaia kwangsiensis Fan, 1931, Achalinus meridianus Smith, 1923,
拉丁文目名: SERPENTES
拉丁文科名: Colubridae
拉丁文属名: Achalinus
拉丁文种名: rufescens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 Boulenger, 1888
英文俗名: Rufous burrowing snake
科学分类/棕脊蛇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爬行纲 Reptilia
目: 有鳞目 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游蛇科 Colubridae
属: 脊蛇属 Achalinus
种: 棕脊蛇 A. rufescens
生活习性/棕脊蛇 编辑
分布/棕脊蛇 编辑
主要分布省份:浙江 福建 江西 广东 广西 海南 贵州 陕西 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武夷山(福建) 黑石顶 古田 防城金花茶 茂兰 南靖南亚热带雨林
分布在以下山脉湖泊:五指山 秦岭
国外分布于:越南
保护措施/棕脊蛇 编辑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三有”保护动物名录》。
参考文献/棕脊蛇 编辑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棕脊蛇.《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于2009年4月11日查阅. [1]
- 参考资料
- [1]^引用日期:2010-06-15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