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蕨(学名:Pteridium aquilinum (L.) Kuhn)是蕨科蕨属植物,高可达1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叶片阔三角形或长圆三角形,长30-60厘米,宽20-45厘米。除南极外,所有大陆都可以找到欧洲蕨。原分布于欧洲及非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亚热带地区也有分布。生长于海拔200-830米山地阳坡及森林边缘阳光充足的地方。根状茎提取的淀粉称蕨粉,供食用;嫩叶可食,称蕨菜。根状茎的纤维可制绳缆,能耐水湿。全株均入药、駆[qū]风湿,利尿,解热,又可作驱虫剂。欧洲蕨也被称为蕨菜或拳头菜,可以食用,但也有研究指出它有毒。同属的其他植物有些也 作食用,并非全部有毒。欧洲蕨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其轻盈的孢子使其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植物。 形态特征
植株高可达1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锈黄色柔毛,以后逐渐脱落;叶远生;柄长20-80厘米,基部粗3-6毫米,褐棕色或棕禾杆色,略有光泽,光滑,上面有浅纵沟1条; 叶片阔三角形或长圆三角形,长30-60厘米,宽20-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三回羽状;羽片4-6对,对生或近对生,斜展,基部一对最大,三角形,长15-25厘米,宽14-18厘米,柄长3-5厘米回羽状;小羽片约10对,互生,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