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芹
基本信息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学名: 毒芹 | 别名: 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芹叶钩吻、斑毒芹 | |
拉丁学名: Cicuta virosa L. | 二名法: Cicuta virosa |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 |
目: 伞形目 Apiales | 科: 伞形科 Apiaceae | |
亚科: 芹亚科 | 属: 毒芹属 Cicuta | |
种: 毒芹 C. virosa | 命名者及年代: L.,1753 | |
分布区域: 东北,华北,西北以及四川;朝鲜、日本、苏联西伯利亚地区 |
概述/毒芹 编辑
种拉丁名:Cicuta virosa Linn.
中国植物志:55(2):010
种别名:野芹菜、白头翁、毒人参,芹叶钩吻,斑毒芹
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根茎粗短,笋形或球形,节间相接,内部有横隔,不定根多数,肉质。黄色;茎粗,中空。叶为2-3或4回羽状复叶,羽片边缘有锯齿;基生叶及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基部扩展成鞘状。复伞形花序,花白色。双悬果卵球形,有黄色粗棱。花期7-8月,果期8-9月。
植物形态/毒芹 编辑
叶互生,叶片广卵形,2~3回羽状分裂;裂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深浅不等的粗锯齿,叶柄基部宽展呈长圆形的叶鞘。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缺乏;小总苞具数个长披针形小苞片,伞辐14~18枚,不等长,光滑;每一小伞形花序具花28~31朵;花白色,萼齿大而明显;花瓣5片,卵圆形,先端内卷;雄蕊5,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短,基部扁平。
双悬果圆卵形,光滑。
花期10~11月。果期12月。
生水湿之处,分布我国北部及东北等地。江苏有栽培。
形态特征/毒芹 编辑
主根短缩,支根多数,肉质或纤维状,根状茎有节,内有横隔膜,褐色。
茎单生,直立,圆筒形,中空,有条纹,基部有时略带淡紫色,上部有分枝,枝条上升开展。
基生叶柄长15-30厘米,叶鞘膜质,抱茎;叶片轮廓呈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12-20厘米,2-3回羽状分裂;最下部的一对羽片有1-3.5厘米长的柄,羽片3裂至羽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或窄披针形,长1.5-6厘米,宽3-10毫米,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边缘疏生钝或锐锯齿,两面无毛或脉上有糙毛,较上部的茎生叶有短柄,叶片的分裂形状如同基生叶;最上部的茎生叶1-2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狭披针形,长1-2厘米,宽2-5毫米,边缘疏生锯齿。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梗长2.5-10厘米,无毛;总苞片通常无或有1线形的苞片;伞辐6-25,近等长,长2-3.5厘米;小总苞片多数,线状披针形,长3-5毫米,宽0.5-0.7毫米,顶端长尖,中脉1条。小伞形花序有花15-35,花柄长4-7毫米;萼齿明显,卵状三角形;花瓣白色,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5-2毫米,宽1-1.5毫米,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中脉1条;花丝长约2.5毫米,花药近卵圆形,长约0.7毫米,宽0.5毫米;花柱基幼时扁压,光滑;花柱短,长约1毫米,向外反折。
分生果近卵圆形,长、宽2-3毫米,合生面收缩,主棱阔,木栓质,每棱槽内油管1,合生面油管2;胚乳腹面微凹。花果期7-8月。
地理分布/毒芹 编辑
中毒/毒芹 编辑
芹分家芹(人工栽种食用芹菜)和野生芹菜两大类,有些野生芹有毒,不能食用,常见的是:毒芹(Conium Maculatum)和水毒芹(Cicufa Virosa)。毒芹又名毒人参、斑毒芹和芹叶钩吻。毒芹的成分主要为毒芹碱,毒芹碱是一种生物碱,为强碱性,具有特殊刺激性鼠尿臭味,主要麻痹运动神经,对延脑中枢亦具有抑制作用。
临床表现
食后不久即感口腔、咽喉部烧灼刺痛,随即出现胸闷、头痛、恶心、呕吐,吐出物有鼠尿样特殊臭味,乏力、嗜睡;继则四肢无力,步履困难;四肢麻痹(先下肢再延及上肢),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失声,常因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致死期最短者数分钟,长者可达25小时。水毒芹的中毒表现则与印防已毒素中毒相似,中枢性兴奋及阵挛性惊厥为其显著特征。
诊断
1、发病前有误食野芹史。
2、临床特点①潜伏期30分钟至2小时。②中毒表现:胸闷、头痛、恶心、呕吐,吐出物有鼠尿样特殊臭味,乏力、嗜睡;继则四肢无力,步履困难,四肢麻痹,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失声。
1、立即予3%~5%鞣酸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2、予盐类泻剂导泻。
3、静脉补液,促进毒物排泄,因吐泻失水者,尤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和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必要时可予换血或输入新鲜血。
4、清洁灌肠后再予4%鞣酸溶液200~300ml保留灌肠。
5、出现肢体麻痹者,可予新斯的明1mg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必要时可予重复。呼吸肌麻痹时,应迅速吸氧,人工呼吸,必要时作气管切开。
6、中枢性麻痹、呼吸衰竭者予呼吸兴奋剂或纳洛酮0.4~0.8mg,每隔4小时左右可重复使用,并予吸氧,其他参阅论中毒性脑病处理。
7、对症治疗。
8、水毒芹中毒,参照第八篇印防已毒素中毒处理,以应用巴比妥类药物或地西泮作肌内注射,迅速及时控制抽搐最为重要。
药理作用/毒芹 编辑
毒芹乃剧毒植物之一,其毒性成分毒芹素是一种中性的树脂样物质,有印防己毒素样作用,易溶于醇及碱性溶液中,主要含于根中,其它部分亦有。毒芹素很易吸收,人食之数分钟即中毒,口唇常发泡(乃至血泡),主要毒性在中枢神经系统方面,它有非常显著的致痉挛作用。中毒后有头晕、呕吐、痉挛、皮肤发红、面色发青,最后出现麻痹现象,死于呼吸衰竭。
动物试验,很小量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血压略降低,尿量稍增加;量大则导致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加快,最后呼吸停止。对催眠药(巴比妥)中毒有某种程度的催醒作用,而不拮抗其致死作用,二者之拮抗并非选择性者。猫静脉注射致死量为5.36毫克/公斤,小鼠腹腔注射为48.3微克/克。世界各地均有中毒致死报告。有报告小量经干燥皮肤即可中毒者。
此毒素对热稳定,在O~5℃时保存8个月毒力不变。中毒解救包括洗胃,人工呼吸,给氧气、巴比妥(视情况而定)。欧洲民间用此植物作成软膏或浸剂,外用治疗某些皮肤病及痛风或风湿、神经痛等的止痛剂。
功效/毒芹 编辑
毒芹根适量。
洗净后,以石器捣碎,晾干,研成细末,以鸡蛋清调后敷疮面;或用鲜毒芹捣碎调鸡蛋清敷疮面亦可。
每日上药一次,连上三至五次。
毒性/毒芹 编辑
毒芹是一种多年生有毒草本植物,春天出土最早,长的既嫩又肥壮,马、牛、羊等牲畜喜食,食后轻的昏迷,重的死亡,对牲畜的威胁很大。如立即灌服白酒,便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因而白酒被称为解此中毒的特效药。用法与用量:牛(马)体重250kg用白酒250g,兑水250g,一次灌服;羊体重50kg,用白酒50g兑水50g,一次灌服,一般灌一次即愈。白酒可解牲畜食毒芹中毒。
化学成分/毒芹 编辑
毒芹毒素:Jacobson于1915年首次从毒芹(Cicuta occidentalis Greene)的根茎分得粗品,直到1953年,Anet从毒芹得到纯品后才确定了结构。毒芹毒素是一种痉挛毒,与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作用相似,主要是兴奋延髓的痉挛中枢,并使脊髓反射兴奋性亢进,故中毒的主要特征是痉挛,由头颈开始,而后躯干,终于呼吸肌,因呼吸麻痹而死。其次,还刺激延髓的呼吸和血管运动中枢,副交感神经以及消化道粘摸,中毒动物有流涎、呕吐、鼓胀、肌痉挛、舷晕、血压上升、呼吸加快及呼吸麻痹等症状,该物质吸收较慢,故作用也慢,但一旦吸收就发生作用,甚至比印防己毒更猛烈。兔口服毒芹毒素致死剂量是175mg/kg,猫50mg/kg;猫静脉注射致死量为5mg/kg,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48.3mg/kg。它的不同旋光异构体的毒性有明显差别,消旋体的毒性约为左旋体(毒芹中所含毒芹毒素的主要成分)的二倍。
植物文化/毒芹 编辑
毒芹以其克毒之毒,令众慑服。
其一、夏,村知青公厕之蝇蛆如麻,大尾巴小尾巴摸爬滚打,蠕动交错,兼而有之。有一女生入厕,未果,乃提裤尖叫抢出,何也?盖大尾巴蛆攀登脚面是也!告连长。连长速差人采集走马芹,将叶扔入厕坑,两小时未到,蛆族大军皆横尸茅厕乃尔。
其二、工休间,二学生打睹,将一尺许斑谰小毒蛇,放入走马芹一粗节空心中,两端以其叶捣碎封死,再用灌木刺儿剌管成孔供蛇呼吸。收工时,将蛇倒出,毒蛇死。
毒芹与苏格拉底之死
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判死刑,而结束他生命的相传是一种叫毒芹的植物。
而实际上相传毒死苏格拉底的毒芹汁却是另一种叫作毒参(Conium maculatumL.)的植物(英文名为:Poison hemlock,可能是误用作毒芹的由来),又名毒人参、斑毒芹或芹叶钩吻,为伞形科毒参属植物。这种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广泛归化于北温带的剧毒植物在古希腊是对犯人施刑的常用毒剂。毒芹或毒参在药用植物中都可以说得上是臭名昭著了,这种有剧毒的伞形科植物散发着令人十分不爽的气味,它的主要成分为毒芹碱(the toxic alkaloid coniine),它是一种强碱性生物碱,闻起来有一股像鼠尿一样的臭味,能使人呼吸肌麻痹窒息。
毒芹(毒参)因为毒死了先哲苏格拉底而恶名远扬,苏格拉底因为被毒芹汁毒死而显得十分悲壮。不过哲人毕竟不同于凡人,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论解嘲》中提到苏格拉底这样的伟人之所以伟大,是他们纵然到了危难之境,却有不同凡人的度量。苏格拉底慷慨服毒前,他的门人忍痛陪着他,苏氏却从容阐发真理。他最后的名言竟是:“想起来,我欠某人一支雄鸡未还。”并叫他门人送去,不可忘记。这是他断气以前最后的一句话。这种临终时的雅谑,这种修炼功夫,确是我们常人学不来的。
毒芹的外形其实酷似芹菜、胡萝卜和茴香等的食用植物,尤其是与华北地区常见的野菜——水芹十分相似,因为它们都是伞形科的植物。误将毒芹当作水芹食用的事故屡有发生,往往造成人员死亡。
相关文献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毒芹生物碱的提取及对害鼠的毒性试验 - 植保技术与推广 - 200222 ( 6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不同浓度2,4-D对毒芹诱导成活率的影响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49 ( 11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毒芹诱导分化培养基筛选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49 ( 2 )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