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毛利指的是小型水电站在运营过程中获得的巨额利润。尽管水电站项目能够为投资者和地方政府带来丰厚收益,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当管理,常常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甚至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1][2][3]
背景
在中国,水电站的兴建常伴随着争议。陕西省岚河流域内的16座引水式电站造成了河流断流和鱼类灭绝。福建省九龙江因新建的数千座水电站而多次断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渔业和农业生产。四川省岷江的水流量减少了50%,部分地区出现长达十公里的 干涸河道。甘肃省白龙江的部分河段也因密集的水电站建设而面临断流问题。据统计,全国正在建设和规划中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接近1.4亿千瓦,相当于八个三峡工程的规模。然而,水电建设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利润
水电行业以其高利润率著称,尤其是在与火电和煤炭行业相比时更为明显。数据显示,水电的毛利率可达37%,远高于火电的10%和煤炭的39%。这一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同时也助长了非法建设和违规经营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