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Water quality)[1],指对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进行综合评价的描述。[5]不同的用途,对水质的要求也不相同,[2]包括人类生活用水、[6]工业生产用水、[7]自然环境水、[8]农业灌溉用水等。[9]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优良的水质有利于健康长寿,反之则可能导致疾病。[10] 影响水质的因素有人类活动和自然水循环等。[11][12]水质指标项目繁多,总数可达上百种,可分为物 理性水质指标、化学性水质指标生物学水质指标。其中物理性水质指标包括温度、色度、浊度、透明度等,化学性水质指标包括有毒污染物、有机污染物、pH等,生物学水质指标包括细菌等。[4]水质的检测方法包括透射光-散射光法、氧化还原(电化学法)、温度法及中和法等[3],对水质的监测程序分为现场调查、优化布点、样品采集等程序、运送保存、综合评价等方面,[13]可通过复氧技术、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生物/生态技术、生态浮岛等方式对水质进行治理。[14] 世界上对水质的有不同判断标准,部分国家也出台了保护水质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国已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水质标准,如《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等,使水质管理有了法律依据。[4]美国关于水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清洁水法》和《安全饮用水法》等,这些法律为保护和改善美国的水质提供了法律框架和具体标准。[15]《欧盟水框架指令》是欧盟制定的水环境管理政策,为其成员国的水环境管理提供了共同的目标、原则、定义和方法。[16] 定义
水质是指水在环境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即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又称水体质量。自然界中的水是由各种物质(溶解性和非溶解性物质)所组成的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各种水体的水质不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