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弗陵

西汉第八位皇帝
汉昭帝刘弗陵(公元前94年-公元前74年),是汉武帝的小儿子,生母为钩弋夫人赵婕妤,是西汉第八位皇帝。[1][2]
据《汉书:外戚传》记载,刘弗陵在生母的肚子里待了十四个月才被生下,因与当年尧帝情况相同。他所降生的宫殿大门被称作“尧母门”。[2]巫蛊之祸后,太子刘据兵败自杀,太子人选没有再定下。[3]后元二年(前87年)二月,年仅八岁的刘弗陵被立为太子,并于同月登基称帝。汉武帝为刘弗陵留下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四位辅政大臣,刘弗陵继位后,霍光掌握政事大权,上官家父子与霍光联姻,后因利益产生矛盾,联合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诬陷霍光。刘弗陵洞察他们的阴谋,没有治罪霍光。元凤元年(前80年),燕王刘旦联合上官桀等人欲发动政变,被刘弗陵顺利平定。此后刘弗陵大赦天下,实行仁政,他成年后委任霍光执政,他在位十三年,百姓生活丰裕,四方少数民族尽皆臣服。元平元年四月癸未日(前74年6月2日 ),刘弗陵在未央宫崩逝,终年二十一岁。六月七日,他被葬在平陵(今陕西咸阳),谥号为孝昭皇帝。[1][4]
刘弗陵执政期间,西汉王朝出现中兴之兆,政治上他重视吏治,多次察举贤良,明经治狱;军事上,刘弗陵派人打退匈奴乌桓的入侵,加强北边戍防,又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维护了西汉国家主权;经济上,他施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经济举措,劝民农桑。同时,在他主持下召开的“盐铁会议”,对西汉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昭宣中兴”奠定了思想基础。[1][5][6][7]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认为,刘弗陵在位期间,外与匈奴和亲,内使百姓充实。为其上谥号为“昭”,十分恰当。[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