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织造,是清代宫廷设在江宁(今南京)、苏州、杭州三处专为“上用”“官用”制作绫罗绸缎的织造机构,直属清宫总管内务府管辖。我国自周代始历代都有专为皇宫营造服饰用品的机构。在江宁营建皇家织造始于元代,明、清两代沿袭。江宁织造是清顺治二年(1646年)清军占领江南后在明朝织造旧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后又陆续营建苏州织造和杭州织造。其官员全由皇帝亲自委派,多为亲信要员。开始为一年一更换,至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为三年一轮换。[1] 清代皇室用缎匹服饰、文武官员规制服饰以及丝织物赏赐品基本由“江南三织造”造办,其中江宁织造局承办的皇室用缎匹服饰,无论产量还是质地在三大织造中的地位最为显赫。而在江宁织造局造办的织锦中,又以云锦最为华美。[2] 清康熙年间,除了织造以外的任务外,实际上,江南三织造还是康熙皇帝派驻江南的耳目。织造署织造虽为五品官,因为是钦差,实际地位与一品大员之总督、巡抚却相差无几。织造往往是皇帝心腹,随时能够密奏江南社会、民情,成为康熙皇帝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正是得到了皇帝最直接的关心与信任,江南三织造这个神秘的情报机构才不断发挥着作用,成为了皇帝在江南地区的眼线,一直延续到溥仪小朝廷时期。[3][4] 编制
清代江南织造通常分为两部分。织造衙门是织造官吏驻扎及管理织造行政事务的官署﹔织造局是经营管理生产的官局工场,生产组织各有一定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