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本高丽交州江陵道,朝鲜太祖四年,改江原道。世宗时,始称岭东、岭西之号。孝宗时,改原襄道,寻复旧号。肃宗九年,改江襄道。十八年复旧号。英宗四年改江襄道。十三年,复旧。正宗六年,改原春道。十五年,复旧。高宗三十三年,改八道为二十三府,原本的江原道地区分为春川、江陵二府,部分地区并入忠州府。三十四年,废二十三府,改十三道,江原道复旧。共领二十六邑。观察使兼原州牧使,驻原州。[1][2] 区划沿革
1.原州:太祖元年为州牧。肃宗九年,降为县。十八年,复升州牧。英宗四年,降为县,十三年,复为州牧。 2.春川:太祖元年,为知郡事。太宗十三年,改春川郡。十五年,升都护府。英宗三十一年,降为县。四十年,升为都护府。 3.铁原:太祖元年,为铁原小都护府,隶京畿道。太宗十三年,改都护府。世宗十六年,改隶本道。正宗时,移淮阳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