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玉溪市下辖区,该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偏东,东接华宁县,南连通海县,西与红塔区交界,北同晋宁区、澄江市毗邻,全区总面积850平方千米[2]。截至2023年8月,江川区下辖2个街道、4个镇、2个乡[14]。区政府驻地为玉溪市江川区浪广路35号[12]。截至2025年2月,江川区常住人口为25.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52万人,乡村人口12.09万人。[7] 江川区属中亚热带半干燥高原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3][15]。该区地貌由湖泊、盆地、中低山脉组成,四周高、中部低,西部九溪略向玉溪倾斜[3][16]。有星云湖、抚仙湖两处湖泊,300多处大小潭泉,18条河流[17]。战国末期至秦朝江川属滇国地,汉至南北朝时期地域属俞元县[18][19]。元代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设江川县[20]。1950年,江川县属玉溪专区。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江川县,设立玉溪市江川区[19]。 江川区位于滇中偏东,距昆明100千米,交通便利,澄川高速建成通车,形成了连接滇中南北重要通道,实现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6][21]。磷化工、纸制品、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全面升级,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加速扩展,并实现了新能源电池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22]。2024年,江川区地区生产总值(GDP)2098292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3175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20530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587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34.3:50.7,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933元[23]。 江川区山环水绕、风光秀丽,被誉为“滇国故里,高原水乡”。[24]1972年出土的国宝“牛虎铜案”与“马踏飞燕”齐名,是璀璨古滇文化和青铜文化的鲜明代表[6]。该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李家山古墓群、江川文庙、甘棠箐遗址),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鱼盐水鱼烹制技艺、江川陶器制作技艺、江川大酥饼制作技艺)[25][26][27],此外,江川区还拥有AAA级景区3处(碧云寺公园、古滇国文化园、玉溪明星鱼洞景区),AA级景区1处(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1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