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径流,地质术语,是沼泽表面流和沼泽表层流的统称。
正文
沼泽表面流和沼泽表层流的统称。沼泽径流的存在形式与沼泽表面形态有关。表面凸起的沼泽,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降水渗入草根层(或活动层),在草根层的孔隙中运动,经沼泽再调节后补给河流。表面平坦或凹陷的沼泽,主要由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表面常有积水,表面流和沼泽表层流共存,其中表面流发生在地貌较低的部分。这类沼泽往往有过境水流,由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的水一部分随过境水进入河流,一部分经沼泽再调节后,补给河流。
沼泽表面流 是在较低的坡地和凹地上的表面水流,与坡面流相同(见径流形成)。
沼泽表层流是水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它产生在泥炭沼泽的活动层(即从表面到潜水位活动的下限)和潜育沼泽的草根层(即从表面到腐质泥层)中的潜水位变动带内,呈层流状态,可用达西定律描述。流速与水力坡降和渗透系数成正比;通常水力坡降与沼泽表面坡降相同;渗透系数各层不一。流量大小取决于潜水位高低、各层渗透系数和泥炭层或草根层的厚度。渗透系数沿垂向的变化,决定于泥炭层或草根层的结构形态和泥炭层或草根层的紧实程度。结构形态决定孔隙的分布状态(纵向柱状分布、横向柱状分布、网状分布),即决定渗透系数是各向异性还是各向同性;紧实程度决定着孔隙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