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三国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国家的合称
1
4
波罗的海三国是指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波罗的海三国均已加入欧盟、欧元区、申根区北约。三国幅员狭小,人口数量为615万(2016年)。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波罗的海三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1940年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是入盟苏联并不是三国自愿选择的结果,而是苏德秘密外交的产物。[7]
波罗的海三国的社会主义政党还受困于民族问题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冲击。波罗的海三国的民族成分非常复杂,在立陶宛,立陶宛族占84.6%,波兰族占6.3%,俄罗斯族占5.1%,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犹太等民族。在爱沙尼亚,爱沙尼亚族占68.7%,俄罗斯族占24.8%,其他民族占4.9%,不明国籍人口占1.5%,乌克兰族占2.1%,白俄罗斯族占0.9%。在拉脱维亚,拉脱维亚族占62%,俄罗斯族占25.4%,白俄罗斯族占3.3%,乌克兰族占2.2%,波兰族占2.1%。此外还有犹太、爱沙尼亚等民族。[8][9]
波罗的海地区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个国家,曾经是日耳曼人和普鲁士人生活居住的土地,从11世纪开始,德国的编年史家们就将其称为波罗的海诸国。波罗的海三国也被称为“北欧的后花园”,到了波罗的海地区,距离北欧就很近了。[10]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