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宗朱常洛,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十一日出生,[2][1][3],明神宗朱翊[yì]钧长子,母孝靖皇后王氏,[1]明朝第十四任皇帝,[4]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初一即位[1],同年九月初一逝世[2][1],史称“一月天子”。[3] 朱常洛之母王氏原为慈圣皇太后的宫女。因母出身卑贱,朱常洛从小不被明神宗喜欢,并由此引发十余年的国本之争。在朝臣的极力谏争和慈圣皇太后的支持下,直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朱常洛被册立为皇太子。[1][3]
册立为太子后,又经历了妖书案、梃击案等重大事件。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驾崩后,朱常洛即皇帝位,年号泰昌。在位仅仅一个月,便于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初一,因病崩逝,史称“红丸案”。[1]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后上谥号为贞皇帝,定庙号为光宗。[5]葬于庆陵。[6] 在位期间,罢除矿税、榷税,发放边防军饷,弥补官员空缺,重振朝廷纲纪。[1]《明史》评价:光宗德行潜在张扬,全国盼望有新的局面。但老天不保佑,登基只有一个月,政策还没施展就驾崩了。[1]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