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堤乡
概述/洼堤乡 编辑
洼堤乡位于扎兰屯市西南110公里处,北与扎兰屯市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接壤,辖区面积738平方公里。1938年黑龙江省泰赉县蒙古人傅玉良携家来此定居,始有人烟。1940年建立洼堤嘎查,隶属于萨马街努图克(区),1958年3月同河北乡合并建立洼堤乡。洼堤乡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养牛、养羊业为核心的养殖业较发达,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甜菜等。洼堤乡为蒙古族聚居地,至今保留着较浓郁的蒙古族习俗。每逢重大节日,都要举办小型那达慕大会,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
饮食和服饰/洼堤乡 编辑
扎兰屯市大多数蒙古族居民风俗习惯已与当地汉族居民相近,但洼堤乡蒙古居民中仍基本保持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喜食牛、羊肉、炒米、油炸面食等,善饮白酒、奶茶,性情豪爽,能歌善舞,经常自发举办那达慕等文体活动或民族聚会,每逢喜庆节日或重大场合,多着蒙古袍等民族服饰。
婚嫁/洼堤乡 编辑
蒙古族的婚嫁在历史上一般由媒人介绍,讲明聘礼数目,分期交纳。蒙古族娶亲有大娶和小娶两种形式。婚前约20余日,新郎即到女家食宿,称为小娶。家境贫寒的则赘于女家,待经济好转时再补行大娶宴亲之礼。在大娶之前,女子垂髻,不做新媳妇的打扮,但与男子称夫妇。大娶之日前一天,新郎在陪客相伴下赴女家迎娶。第二天,新郎则与陪客骑马先回。等新娘到男家后,新郎新娘同拜火炉,再拜西墙佛座,又拜新郎父母及尊长。双方亲友、宾客向主人庆贺,大摆宴席。民国时期,本市(旗)境内蒙古族多在本民族及达斡尔、满、鄂温克族之间联姻,以后逐渐扩展到汉族。新中国成立后,境内蒙古族男女婚嫁形势与汉族无大差别。
丧葬/洼堤乡 编辑
历史上蒙古族有上世不葬的风俗,即人死后将尸体放在原野之上,任其自然风化消失。清代时,富贵人家改用棺椁葬在效野,贫困人家则用车拉着棺木飞跑,马停处被认为是吉地,就地掘坑埋藏,不留墓志。民国时期,受满族、汉族影响,丧事遂有停尸、焚香烧纸、跪拜、请僧道诵经等仪式。未出殡之前,晚辈无论见何尊长都不行礼,不穿孝服。墓呈上尖下方的棱椎形,和砖石堆砌而成。近数十年,扎兰屯市境内蒙古族居住分散,丧葬仪式与汉族相同,仅坟墓仍习惯用砖石堆砌。
各村委会电话号码/洼堤乡 编辑
洼堤乡光辉村电话:04703818101
洼堤乡孤山子村委会电话:04703818101
洼堤乡德村电话:04703818101
洼堤乡红岭村委会电话:04703218101
洼堤乡色村电话:04703818101
洼堤乡铁矿村委会电话:04703218101
洼堤乡青山村委会电话:04703811801
参考资料/洼堤乡 编辑
http://ww.agri.com.cn/tel/150783203000.htm
http://www.shm.com.cn/special/2008-05/08/content_2299448.htm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