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色鲟鱼

原产于北美洲的濒危辐鳍鱼
浅色鲟鱼(学名:Scaphirhynchus albus),又名密苏里铲鲟,是原产于北美洲密苏里河及下密西西比河盆地的一种濒危辐鳍鱼。

分类

Stephen Alfred Forbes及R. E. Richardson于1905年将浅色鲟鱼分类在铲鲟属及鲟科下。密苏里铲鲟的近亲是较为普遍的扁吻铲鲟及极危的阿拉巴马铲鲟,这三种鱼都是属于铲鲟亚科。浅色鲟鱼一如其名的颜色较浅,其种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白色”。

形态特征

浅色鲟鱼是北美洲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它们一般长76-150厘米,重量39公斤。浅色鲟鱼颜色较为淡,背部及侧面呈灰白色,随着年龄渐长会变得更白,浅色鲟鱼是歪尾的,上尾鳍较长。扁吻铲鲟虽然外表与浅色鲟鱼很相似,但却较为细小,一般最多只重2.3公斤。浅色鲟鱼较为淡色,而密西西比铲鲟则呈褐色。浅色鲟鱼随着年龄渐长会变得更白,而幼鱼很易与扁吻铲鲟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