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币
潘币由来/潘币 编辑
大红网络/潘币 编辑
2011年10月6日晚上21时25分,潘石屹更新微博解释称:“我理解朋友们对乔 布斯的爱戴和怀念的心情,和对高价房不满。我是从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贡献和多少人接受了他的服务,写下这条微博。我是一名果粉,是乔布斯的粉丝。他的逝世我和大家一样很难过。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创新领袖!”
恶搞还未停止,有网友针对潘石屹的微博发明了房价新的计量单位:潘,一潘就是每平米一千元,十潘就是每平米一万元;还有网友制作了“壹潘”币。
把各地的房价,换算成了“潘”价,排列出“2011全国最新房价排行榜”, 深圳以25潘的价格,高居榜首, 广州以15潘位列第七。
本人征稿/潘币 编辑
截止到2011年10月26日14点前潘石屹推出“潘币”反面的 微博已被转发3214次,评论有3056次。
背后争议/潘币 编辑
网上争议
网上看到“潘币”图片,颜色式样接近现行流通的 一百元人民币,都是红颜色,只不过上面的头像由 毛泽东变成潘石屹自己,“潘币”背面图样是望京SOHO,发行单位写的是“SOHO中国很行”。截止到今天凌晨,“潘币”征求意见版微博被转发了5万5千多次,其中喝彩声和拍砖声都有 。编剧 宁财神和美股网创始人方三文都认为,潘石屹这样做仅是一种自嘲,是消解负面评论的手段而已。
但网络上拍砖的人数似乎更多,而且因为“潘币”是以 望京建筑设计为背景,更有网友尖锐的指出,潘石屹是在炒作望京SOHO。
也有网友善意的提醒了潘石屹,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华杉就说,“想法不错,宣传效应很大,不过容易惹麻烦” 。
违反法律
那么,潘石屹发行“潘币”的行为是否合适呢?又容易惹什么麻烦呢? 中国法学会会员、北京市蓝鹏律师事务所主任 张起淮认为,如果真的发行“潘币”,哪怕是内部的流通,都会造成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张起淮:我觉得是玩笑没问题,收回就完了,但是要真的发行带有价值的证券一样的票据就违反了法律,甚至构成犯罪,因为你的定价流通、保管、印刷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而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 李东方教授在仔细查看了有关资料后愿意相信,潘石屹这样高调的发布“潘币”,其中炒作的成分更大。
李东方:我想他可能是说说而已,作为调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造势,炒作,毕竟他是商人,在经营房地产,名声越大越好,估计他有这方面的考虑。如果压根就不知道就是不应该了,作为 公众人物,这点基本法律常识还是应该知道的。
国际影响力《华尔街日报》
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传媒对于中国地产名人潘石屹发行“潘币”进行了详细的客观的报道与评论。“本月早些时候成为网民调侃对象的房地产巨头潘石屹周三显示了自嘲的本领以及扭转公关失误的能力。”网络流行文化评论专家 温浩溟指出,西方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公共网络媒体——微博上地产名人的不慎发言及其引发的舆论传播的关注,并作出“潘币门系潘石屹本人显示自嘲本领与扭转公关失误的能力”的新闻评论是中肯的。此次“潘币门”事件,一则对于网络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微博而言,无疑是一次自己日益成为公众媒体的加冕,并反映网络公众话语权的提升并逐步形成了国际新闻影响力。二则对于公众话题,尤其是民生房价问题,反映出网络公民社会的成熟与壮大,话题的发酵与产生的传播效应以至于作为名人都需要通过巧妙的公关方可消化。专家分析
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潘币”也能看出来这似乎是潘石屹开 的一个玩笑,因为“潘币”正面的发行机构,虽然 字体采用了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的字体,但却被被印成了“SOHO中国很行”,只是不仔细看容易被误认为是“SOHO中国人民银行”。但即使是这样,李东方教授认为,从目前发布的征求意见版来看,潘石屹的行为还是很不严肃的。
李东方:有一个问题是他的那个图片很逼真,特别是 人民银行几个字都是原搬上去的,这也是不严肃的。人民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是有严肃性的。我个人认为不宜以制式的人民币调侃搞笑。这个不太严肃。
张起淮也认为,潘石屹的做法是对人民币的不尊重。
张起淮:我觉得潘总这个做法如果是一种玩笑和调侃就应该立即打住了,我们也不要上纲上线。如果说,把人民币 毛泽东的头像换成潘石屹的头像,这个恐怕有悖于政治和社会的需求。现在已经不存在个人崇拜了,但是你也不能把领袖头像换成自己了。如果别人换是调侃,如果是自己换,那就闹大,玩大了。
专家建议
李东方教授建议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及早地介入。李东方:我觉得相关的金融监管部门应该介入,应该对他实施监管,如果情节特别严重,涉及刑事,这时候才应该有 公安介入,一般金融监管部门行政干预就可以了。到现场对他进行教育指正,或者根据情节要求他具结悔过。希望广大网民不要去跟着造势,实际上正中他的下怀。
我们倒是希望这又是潘石屹开的一个玩笑,但截止到今天凌晨2点,“潘币”征求意见版还挂在潘石屹的微博上,转发数量上升到了6万个。这到底是来真的,还是仅仅是个玩笑,也许今天一切就会水落石出。 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事件的进展。
潘币升级/潘币 编辑
银联推“潘币”
一直以银行卡收费为主营收入的银联,要进行大转型,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进军B2C电商业务。文章说,中国银联将在下个月2号,发布积分奖励平台,并推出虚拟货币“潘币”作为积分单位。
这条消息的新闻点有两个,一个是银联在经历了多年的单一发展之后,终于要向电商行业进军;第二个则是推出的虚拟货币“潘币”。
结果,“银联进军电商”这条消息没有引起多少人关注,反而是推出“潘币”这件事吸引住了不少人的眼球。消息发布之后,微博转发了上千次,甚至连“潘币”的创始人潘石屹,都在微博上喊冤,说“银联侵了我的权。”
话说回来,“潘币”一说还确实是SOHO老大潘石屹创造的。去年10月,潘石屹因在微博上评论乔布斯去世遭网友调侃,引发的新的房价计量单位:“潘”。一“潘”合每平米一千元。而后网友的批评不断升级,甚至有网友采用“潘币”概念重新排列了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以此表达对房地产商的不满。
不过潘石屹后来发挥了幽默自嘲的精神,于当月20日的微博上突然推出了“潘币”征求意见版。其正面是他本人的大头像,背面是SOHO中国的项目 望京SOHO的外景图,一时间潘币成为热议话题。后来,随着有人质疑其违反 人民币管理条例,该事件告一段落,而潘石屹也轻松化解了此次公关危机。
潘石屹因“潘币”而扬言维权,这到底是玩笑之举,还是潘石屹确有其意呢?经济之声记者试图联系潘石屹,但始终未接通潘石屹电话。最后只得到SOHO中国相关方面的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