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事件

潘知常事件
“潘知常风波”始于一次网上的争执。2006年二月上旬,上海自由作家张远山看到某网站转载的潘知常的一篇没有公开发表的讲课记录稿,其中给学生推荐的五本书与他在《进入古典中国的五部经典》一文中列举的五部经典篇名相同。于是,张远山写了《潘知常教授与鄙人所见略同》,并发表在新语丝网站。然而,对于张远山“所见略同”的观点,潘知常却有不同看法:潘知常认为只存在推荐五本书巧合的情况,自己对五本书的文字介绍与具体评价与张文完全不同;况且,他实际上推荐的也不止五本,而是六本。因此,他连续数次给新语丝网站写信,要求发表自己的说明情况的文章,但始终遭到拒绝。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潘知常将文章投送另一学术打假网站《学术批评网》发表。之后,潘知常此前的几封写给新语丝网站负责人的私人信件被该网站作为“恐吓”学术打假的信件予以公开。继而,该网站连续发表数十篇帖子,对于潘知常的学风、人品,展开猛烈声讨和抨击。3月5日,该网站发表了没有署名的《南京大学6位博士生关于请求查处潘知常事件给校领导的公开信》,信中要求对潘知常予以查处。3月8日,天涯社区的“关天茶舍”讨论版出现署名为“luckydog2”的《给南京大学六位给校领导写公开信的博士生的公开信》,对六博士的公开信提出质疑。
随后,南京大学决定对网上所涉及的潘知常的有关问题进行审查。

争讼焦点之一

是:潘知常的《反美学》一书,是否十年前就“涉嫌抄袭”?
1997年10月14日的《XX晚报》刊登了一篇短文,指出潘知常的《反美学》第五章借鉴了国内的一本专著,但是却没有注释。据此,有人认定:潘十年前就“涉嫌抄袭”。然而经我们查阅证实,其实该晚报早在1997年12月16日就已发表过潘知常的回应文章:《关于〈反美学〉的误读与遗憾》,公开说明那是由于出版社误删注释而造成的“遗憾”,并且公开出示了此前出版社早已开具的证明,同时,文章还写道:“我的完成于1996年3月的另外一部专著《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版),由于内容的需要,……在第三章第三节中改写、扩充了《反美学》第五章的部分内容,就在第三章的最后一个即第(58)中,我也曾作过同样的说明。”此后,应有关方面的要求,江苏省版权局有关部门经过近两个月的核查,也最终正式认定:该书中确实有两小段(共约200余字)出现雷同,但是潘知常没有抄袭,责任应由出版社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