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京大学-快懂百科
英美基督教教会在中国创办的私立教会大学
燕京大学(英文名:Yenching University),简称“燕大”,创办于1916年,是由三所美国及英国基督教教会联合在北京开办的大学。燕京大学首任校长是司徒雷登,他曾和哈佛大学合作成立了燕京 学社,其校区为今天北京大学的主校区——燕园。1952年,燕京大学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撤销。[1] 1916年,美国美以美会、公理会、北美长老会,英国伦敦会将汇文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通州协和大学三所教会学校合并,命名为燕京大学,司徒雷登为第一任校长。1921年,司徒雷登上任后在北京西郊购买了前清亲王的院子规划了燕京大学的校园。1926年,燕京大学正式从北平盔甲长搬迁至新址。燕京大学搬迁至新址后迅速发展。1929年,燕京大学成功在国民政府注册成为官方认可的私立大学,同年,燕京大学和哈佛合作成立哈弗——燕京学社,这进一步提高了燕京大学的学术能力。20世纪30年代,燕京大学的招揽名师,扩收学生,到1930年,燕京大学的学生已经达到808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燕京大学因为背后的美国教会暂时得以存续下去,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开始抓捕燕京大学师生,燕京大学师生被迫逃离北平。逃离的师生于1942年在四川成都办了燕京大学的临时学校,孔祥熙任校长,梅贻宝任代理校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学校在北平原校址复校开课,1946年,成都临时学校的师生返回北平燕京大学并开办了工学院。新中国成立之后,燕京大学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接管并改为公立。1952,在高等院校调整中燕京大学被拆分,由他拆分的大学包括后来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2][1][3][4] 燕京大学办学之初,由英美宗教团体资助,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环境最优美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创立之初,设立了文学院、法学院,总共20个系。燕京大学存在的这三十多年,培育了众多知名人物。例如周作人、冰心、郑振铎等。[1][4] 学校由来
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洞开,西方国家在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同时,也开始在中国传教。1864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的夫人贝满夫人在北京创办了贝满女塾,这个女塾后来发展为中国高等女子教育的先驱——华北协和女子大学;贝满女校成立的三年后,美国公理会另一位牧师江戴德在北京以东的通州开办了一所寄宿制学校,接收来自基督教家庭的男生,20年后, 这所学校发展为潞河书院,到1903年,潞河书院转变为通州协和大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