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菏泽市辖区,位于地处黄河下游南岸,华 北平原的东南边缘,东接郓城县、巨野县,南邻定陶县、曹县,西与东明县相连,北靠鄄城县,总面积为1041平方千米。[3][2]截至2024年末,牡丹区共有常住人口109.83万人。[6] 牡丹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河流属淮河流域,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夏热冬冷,四季分明。[2]菏泽古称曹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曹州为府,设附郭县,名菏泽。民国时期,菏泽县先后属济宁道、曹濮[pú]道。1932年改称菏泽“实验县”。1946年2月设立县级菏泽市。2001年1月10日,菏泽撤地设市庆祝大会举行,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同时揭牌。[11]截至2025年6月,牡丹区下辖18个乡镇办事处。县人民政府驻牡丹区东方红西街999号。[4][9] 牡丹区是山东省县域经济最具竞争力十强县(市、区)之一,形成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林木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12]2024年,牡丹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87.7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6]京九铁路与新兖石铁路在此交汇,3条国道和2条省道贯穿境内,菏宝、济广、日南、德上、濮新、兰菏6条高速形成“米”字型框架。[13] 牡丹区是菏泽市中心主城区,是著名的中国牡丹之都和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曲艺之乡、武术之乡、民间艺术之乡。[2]境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8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各级非遗达45项。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曹州牡丹园1处,国家2A级旅游景区有曹州百花园和古今园2处。[14]牡丹区 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传说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素有“天下之中”之称。战国时期孙膑在此创下了“围魏救赵”的光辉战例;黄巢从这里高举义旗,踏上了推翻唐王朝的征程;刘邓大军在这里发起了鲁西南战役。[13][15]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