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绥·珂勒惠支

德国社会主义画家
凯绥·珂勒惠支(Käthe Kollwitz,1867年-1945年),原名凯绥·[]密特(Kaethe Schmidt),女,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和雕塑家,德国社会主义画家,1867年7月8日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是20世纪前半叶德国左派艺术家里的代表人物之一。[1][2][3][4]
珂勒惠支是从一位母亲、一个独立的个体的角度来创作,这让她的作品具有超越具体时代语境的感染力。[5]珂勒惠支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 《战争》等,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1927年,珂勒惠支访问苏联,苏联的社会建设鼓舞了她,回国后创作石版画《游行示威》《团结就是力量》《母与子》等,表明了她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新认识,艺术水平也达到一个新的境地。[2]1931年,珂勒惠支首次被鲁迅先生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现代版画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3]1945年4月22日,珂勒惠支卒于德累斯顿[2]

人物生平

凯绥·珂勒惠支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她的外祖父是卢柏(Julius Rupp),即那地方的自由宗教协会的创立者。父亲原是候补的法官,但因为宗教上和政治上的意见,没有补缺的希望了,这穷困的法学家便如俄国人之所说:“到民间去”,做了木匠,一直到卢柏死后,才来当这教区的首领和教师。他有四个孩子,都很用心的加以教育,然而先不知道凯绥的艺术的才能。
凯绥·珂勒惠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