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玛卡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下部分的块状根茎,长10至14厘米、直径在最宽部分3至5厘米,周长为15厘米,形似小萝卜。[2]黑玛卡味道有辛辣、微甜、微苦、微酸等。[3]黑玛卡产量极少,黑玛卡原产高海拔山区,适宜在高海拔、低纬度、高昼夜温差、微酸性砂壤、阳光充足的土地中生长,种植地区主要分布于南美州安第斯山脉以及中国云南丽江的玉龙雪山地区,这两大主产区有较大面积的适种土地,而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和新疆、西藏等地区也有少量种植。[2] 原产地人民种植食用玛卡历史悠久(有文献报道称已经食用5800多年,亦有报道称当地有200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还有说几千年的栽培历史) ,是当地不可缺少的作物之一。玛卡受到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FAO建议世界各国推广对玛咖的种植,美国、日本、西班牙、厄瓜多尔、玻利维亚、澳大利亚、中国等已相继进行人工种植研究。[1] 形态特征
玛卡根茎形状似小圆萝卜,有黑、紫、黄等多种颜色类型之分,黑玛卡为黑色。叶有叶柄,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种子卵形或椭圆形,无翅或有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