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

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同羊毛一样,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中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蚕丝业起源的时间下限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至少在5500年以上。[2]
蚕丝被人们公认为“纤维皇后”。其具有独特的光泽、悬垂性好、手感柔软滑爽等优良特性。在古代,蚕丝主要用于丝绸的纺织,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蚕和发明缫丝、织绸的国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以“丝国”闻名于世 。在汉朝时,中国的丝绸产品就畅销于中亚、西亚及欧洲各国,从此开辟了一条通向世界的丝绸之路,并形成了中国丝绸文化。[5]在现代,蚕丝除可织成织物,制作服装和衣料外,还可用于食品、化妆品及医疗等领域。[1][6]
蚕丝产区极广,目前世界上近40个国家和地区有蚕丝业生产,但在世界蚕丝生产上具有一定地位(即占世界总产量1%以上)的国家只有5个,分别是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和泰国。中国和印度分别约占世界茧丝总产量的77%和15%左右。[4]其中中国主要分布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山东等省,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蚕丝生产国,无论是规模上还是产量上均居世界前列。[6]

起源

关于蚕丝起源,流传至今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很多,伏羲、神农、黄帝帝喾嫘祖等都曾被作为养蚕的创始者来供奉。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要数“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嫘祖始教民育蚕、治丝,以供衣服”的传说。“黄帝斩蚩尤,蚕神献丝,称织维之功”;《史记· 五帝本纪》载: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把养蚕取丝的发明权归属于黄帝。但元初金履祥所著《通鉴纲目》“前编·外纪”中的说法则与此有所不同,认为养蚕取丝是来自四川一带的嫘祖发明的,书中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cūn][zhú]之患,后世祀为先蚕。”据史书记载:嫘祖任西陵部落的酋长时,在发展农业、经贸及安邦治国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而深受人民的爱戴。嫁黄帝为正妃后,“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并联合炎帝,战胜了蚩尤,统一了华夏,得到全体人民的爱戴,被尊称为“万邦之母”。嫘祖因为首先驯养家蚕并创造蚕丝业而被人们奉为“先蚕”和“蚕神”,历代每到春天植桑养蚕季节,人们都要先祭祀先蚕,以求风调雨顺、桑壮蚕肥,同时也以此来纪念嫘祖这一伟大的发明创造者。不仅如此,后人还把嫘祖发明采桑养蚕的传说搬上了荧幕,国外的大百科全书和字典也多次加以引述。[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