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家
田刚,1958年11月出生,江苏南京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Higgins讲座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委员。[2]2009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3]2012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4]
田刚本科就读于南京大学数学系,获北京大学硕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8年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麻省理工学院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顶尖数学研究机构做研究并任教。 [1]在学术上,田刚解决了一系列几何学及数学物理中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Kahler-Einstein度量研究中做了开创性的工作,解决了复曲面情形,引进K-稳定性的概念,并建立该度量与几何稳定性的紧密联系。[5]与他人合作,建立了量子上同调理论的数学基础,首次证明量子上同调的可结合性,解决了辛几何Amold猜想的非退化问题。田刚在高维规范场数学理论研究中也作出了杰出贡献,建立了自对偶Yang—Mills联络与标度几何间的深刻联系。[6]田刚是美国沃特曼奖、韦伯伦几何学奖获得者,是国际数学家大会“1 小时大会报告”特邀报告人,是“数学界诺贝尔奖阿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委员。
在国内,田刚依托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推动国内数学前沿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改进学科建设,缩短了国内国际数学科研发展差距,[7]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国际一流数学人才,为中国数学事业发展和国际影响力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经历

求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