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琴,英文名Electronic Keyboard(又名Electronic Masic Synthesizer)[1],又称“电子键盘”,学名为“电子管风琴”[2],是一种属于电子乐器类别的键盘乐器。它是模仿管风琴而产生的,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研制,50年代在美国研制成功,60年代经过各国科学家们的不断改良,70年代时开始采用集成电路,逐渐向小型化发展。[1][2] 电子琴主要由键盘、键钮、扬声器三大部分构成,控制键可分为音色、节奏、和弦三大部分。常用的电子琴有编曲键盘(带自动伴奏)和合成器(无自动伴奏)两大类,广义上的电子琴包括电钢琴(数码钢琴,区别于电声钢琴)。[3]它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搭载了能够存储各种真实乐器声音的记忆存储卡,通过电子技术来进行声音的模拟和合成,利用电路产生十二平均律音阶,并模拟各种音色[3],有立式和便携式两种类型。事先设置存储卡中的声音效果,可模拟出任何一种乐器的音效。通过与电脑的连接,电子琴能够完成音乐的创作和录制。它音域宽广、音量宏大,发音量可以自由调节,有着丰富的和声,不仅能奏出模仿各种音色,也能奏出合唱声、风雨声等音色,演奏技巧丰富,主要用于独奏主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伴奏。[3][5][6][7] 随着电子工业的兴起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琴的功能和表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它的发明和普及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成为现代音乐中重要的乐器之一,同时创造出许多有利于人们表达丰富感情的音色,使音乐成为人们大众的、不可缺少的东西。[2][5][6][8][9]
历史流变
早期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