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包括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其目的是认识和掌握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1]
病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 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包括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发生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及其规律。2. 疾病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和结构变化。3. 疾病的功能和代谢变化,包括疾病对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及物质代谢的影响。[2] 病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两大类。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尸体剖验 (autopsy):简称尸检,以及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动物实验和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3]
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3]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