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

重庆市奉节县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瞿塘峡西口的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临江汉平原,西接四川盆地,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西端入口。[3]所在景区创建面积为4.7平方公里。[4]
白帝城原名“子阳城”,公孙述公元25年称帝后改为白帝城。公孙述死后,百姓兴建白帝庙纪念他。白帝城由外部的城墙、城门和内部的白帝庙组成,白帝庙内包括前殿(托孤堂)、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白楼、东西碑林和望江亭等。[5]白帝城是观“[kuí]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许多著名诗人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比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杜甫的《登高》;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因此白帝城又有“诗城”的美誉。[6][7][8]
1998年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对白帝城及周边范围进行了长达7年的考古工作,勘探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9]2006年,白帝城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021年,白帝城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历史名园。[11]2022年7月,白帝城·瞿塘峡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确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

名称由来

白帝城,原名为“子阳城”。西汉末年,公孙述割据蜀地建立子阳城,公元25年公孙述自立为帝,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宛如白龙,便借此自号白帝,将子阳城改名白帝城。[8]经过历史变迁,在六朝时期,白帝城又泛指白帝山及其附近山头。如今,白帝城专指白帝山和白帝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