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传说是起源于中国江浙一带的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流传,其影响遍及国内外,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应是镇江[1][2]。 初唐时,“金山寺和尚降白蛇”的原始传说就已在镇江萌芽。白蛇传传说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镇江民间已流传“白蛇传”的话本《雷峰塔》,讲述的是一个白蛇所变的美丽女子白素贞与一个叫许仙的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清代,方成培改编的《雷峰塔传奇》,就对“水漫金山寺”这一故事的高潮情节进行了详细描写[2][1]。 白蛇传传说故事反对邪恶,弘扬善举,追求婚姻自由的主题常鲜明。白蛇传传说中包含了相当多的社会生活内容,间接地反映了古代的许多民俗现象。整个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认知、道德观念、情感特征、审美取向及艺术创造力,具有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1]。 白蛇传传说和戏曲关系甚为密切。据1959年统计,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三百六十多个戏曲剧种和和个曲艺曲种对《白蛇传》进行了改编演出[1]。2006年,白蛇传传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4]。 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