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英文名:sebaceous gland[2]),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是由一个或几个囊状的腺泡与一个共同的短导管构成的泡状腺。皮脂腺是皮肤附属器之一,可分泌皮脂。[1]
皮脂腺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最小的皮脂腺与精细的毳毛相连;较大的皮脂腺与末梢的毛囊相连,如头皮的皮脂腺;在睑板腺等特殊部位,皮脂腺可独立于毛囊而存在。皮脂腺的形状较为相似,呈小叶或腺泡状,大多被划分为腺泡部和导管部,腺泡部由脂质分泌细胞(皮脂腺细胞)组成,导管部由鳞状上皮细胞(导管细胞)构成。[3]皮脂腺分布于除掌跖外的身体体表,以头皮、面部、胸背上部、外阴等部位最多。[1]皮脂腺的分布密度在各部位是不同的,头皮、面部,特别是眉间、鼻翼和前额部最多,平均有400~900个/cm²,而躯干部及腋窝也较多,平均为100~150个/cm²。[5]皮脂腺是一种全浆分泌腺,腺体内成熟的腺细胞破裂释出脂肪滴,连同细胞碎片组成皮脂,经毛囊开口分泌至皮肤表面。皮脂与外泌汗腺分泌的汗液形成乳化膜被覆于体表,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1] 皮脂分泌过多与不足均影响皮肤的健康与健美。分泌过多形成油性皮肤,容易长粉刺,发生毛囊炎、皮脂腺囊肿、脂溢性皮炎等皮肤疾病。分泌不足形成干性皮肤,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鱼鳞病等。因此,维持皮脂分泌的平衡十分重要。皮脂腺功能及皮脂分泌受多重因素调控,内在因素包括激素、种族、性别、体内节律、植物神经及皮脂分解酶,外在因素则涵盖食物、环境条件等。[5] 形态结构
皮脂腺与毛囊大多相连在一起,称为毛囊皮脂腺单位(PSUs),皮脂腺开口于毛囊的峡部交界区。PSUs最外层由间充质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组成的结缔组织鞘所包裹。皮脂腺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