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棕

棕榈科石山棕植物属
石山棕(学名:Guihaia argyrata)是棕榈科石山棕属的一种丛生植物,植株矮小,高0.5-1米,茎外倾或直立,很短,具密集的叶痕。叶掌状深裂,扇形或近圆形,具单折的外向折叠的裂片20-26片。花期为5-6月,果期为10-11月。常生于有腐殖质石灰岩壁缝中,喜温暖、湿润及向阳之处,耐荫、耐旱,亦耐轻霜。石山棕为优良观赏树种,可用于园林绿化,盆景观赏和庭园绿化树种。

形态特征

植株矮小,丛生,高0.5-1米,茎外倾或直立,很短,直径约3-5厘米,具密集的叶痕,茎通常为老叶鞘所包被而不明显。叶掌状深裂,扇形或近圆形,直径40-50厘米,深裂至3/4-4/5,具单折(罕为2折)的外向折叠的裂片20-26片,裂片宽约2.5厘米,先端具极短2裂,最边缘的裂片较狭,上面绿色,背面被毡状的银白色绒毛;叶柄长达1米或更长,横截面多少呈半圆形,幼时被早落的绢状毛,顶端具戟突,幼时被流苏状毛;叶鞘初时管状,渐分解为针刺状、直立的深褐色的长约14厘米、宽1毫米的纤维。
花序长30-80厘米,具2-5个分枝花序,分枝可达4级;小穗轴很细,雌小穗轴长50毫米,直径0.5毫米,雄小穗轴通常较短,甚至更细。雄花在花蕾时长约1.5毫米或短些,萼片3,基部合生,卵形,长1毫米,顶端钝,外面被柔毛,里面无鳞片,边缘具纤毛;花冠略长于花萼,无毛,3裂,基部合生;雄蕊6,无退化雌蕊雌花的花萼与花冠同雄花的相似,退化雄蕊6,小;心皮长约0.5毫米,宽约0.4毫米。果实近球形,直径约6毫米,外果皮蓝黑色,被蜡层。种子直径约4-5毫米,胚乳均匀,胚侧生。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