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英文校名:Fujian Normal University,缩写:FNU,中文简称:福建师大)是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2][11]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肇始于1907年,注册地址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4][2][12] 福建师范大学的前身是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正式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改校名为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中国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于2014年成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入选中国“2011计划”,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成为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4][2][13]截至2022年6月,学校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8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共17项,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等学术基地。[4][2][12] 截至2024年12月,福建师范大学本部有旗山、仓山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4000多亩,有28个学院,85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2160人,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2.5万余人,各类研究生1.1万余人。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4][2][7]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福建师范大学位列第87名。[3] 历史沿革
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