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黄葵(拉丁学名:Abelmoschus esculentus (L.) Moench),[1]又称秋葵、黄秋葵、羊角豆、洋辣椒、越南芝麻,属于锦葵科秋葵属的一种植物。[2]咖啡黄葵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为印度,因其生长周期短,耐干热,[3]现大多栽植于热带以及亚热带地区,在中国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云南和广东都有分布。[2] 咖啡黄葵喜温怕寒,耐热耐旱,土壤适应性强。当气温达13℃,地温15℃左右时,种子即可发芽。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尤其以阳光充盈、湿度适中、疏松透风、排水优良、沃腴的沙壤土地栽植最好。[4]咖啡 黄葵茎秆呈圆柱形,且长有小刺,叶片呈手掌状分布,叶托呈线形,长有细小硬毛。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1-2厘米,疏被糙硬毛;小苞片8-10,线形,长约1.5厘米,疏被硬毛;花萼钟形,较长于小苞片,密被星状短绒毛;花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5-7厘米,花瓣倒卵形,长4-5厘米。[2]蒴果筒状尖塔形,长10-25厘米,直径1.5-2厘米,顶端具长喙,疏被糙硬毛;种子球形,多数,直径4-5毫米,具毛脉纹。 咖啡黄葵开花时期较长,花色艳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4]同时,咖啡黄葵的根、叶、花和种子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咳通经,缓解咽喉肿痛等作用。[5]咖啡黄葵的嫩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肉质滑润,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可作蔬食用。[6]种子中富含油脂,含油量达15-20%,可榨油,但其中存 在微量棉籽酚,具有微毒性,经高温处理后可供食用或供工业用。[7] 历史演化
根据相关记录发现,咖啡黄葵最早被使用的时间是公元13世纪,由埃及人开始使用。关于咖啡黄葵原始产地的说法有很多,认可度最高的说法是认为咖啡黄葵原产于非洲地区。中国的相关研究也证实其确是产于非洲,于20世纪初才从印度地区引进中国开始广泛种植。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国的黄秋葵自古以来便存在,因为在中国古籍《汉书》《诗经》《左传》《春秋》等书中里就有咖啡黄葵的相关记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