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忙族来自英文单词“working poor”,原指那些薪水不多,整日奔波劳动,却始终无法摆脱贫穷的人。这个定义又逐渐发展成一种为了填补空虚生活,而不得不连续消费,之后继续投入忙碌的工作中,而在消费过后最终又重返空虚的“穷忙”。
历史起源
穷忙族最早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指拼命工作仍然无法摆脱最低水准生活的人们。日本经济学家门仓贵史在《穷忙族》一书中,他对“穷忙族”下的定义是:每天繁忙地工作却依然不能过上富裕生活的人。欧美国家通过客观指标发现,在他们的社会里存在着庞大的“working poor”族群。此外,随着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这几年来全球化发展愈趋明显,也出现愈来愈多的“穷忙族”。 产生原因
个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