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吻鲸,又称喙鲸,是一类生活在海洋深处的神秘哺乳动物,难以被发现。其名称来源于头部较小且具有类似鸟类的狭长吻部。突吻鲸科的物种普遍具有较长的喙状口鼻部,体型类似于超大型海豚,而牙齿通常较为退化,多数种类仅有下颌的一对较大牙齿,也有部分种类牙齿较多。
形态特征
突吻鲸的显著特征在于其嘴喙,相对于拥有长嘴喙的海豚来说较短,但与其他鲸类相比则较长。所有突吻鲸在其喉咙部位都有一个呈V字型的深沟,这一结构被称为“喉腹折”。突吻鲸的胸鳍较小,趾骨短而手臂部分相对较长;一些种类还拥有名为“胸鳍窝”的特殊构造,使得胸鳍能够向内收缩,可能有助于减少水阻。这些构造在活体状态下不易察觉,通常只能在搁浅或死亡的个体中观察到。突吻鲸的尾鳍占据了身体相当大的比例,中央通常无凹刻,少数种类有轻微的凹陷。不同种突吻鲸之间的鉴别主要依赖于牙齿的大小、形状以及在下颌上的位置。大多数种类仅保留一对牙齿,而成年雄性的牙齿可能会突出牙床,某些种类的成年雄性甚至在闭合口腔时牙齿也会外露。相比之下,雌性和未成熟的雄性则不会显露出牙齿。成年雄性突吻鲸的身体上常常可以看到细长的伤痕,这些伤痕呈十字形交错分布,表明牙齿可能曾被用作战斗工具。
分布范围
突吻鲸广泛分布在温带至热带的全球各大海域。尽管人们对突吻鲸的认识尚浅,但已知布氏突吻鲸等少数种类在中国台湾等地的沿海地区有所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