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届奥运会”是“ 1960年罗马奥运会”的同义词。
1960年罗马奥运会
基本信息 编辑信息模块
中文名: 1960年罗马奥运会 | 主办城市: 罗马 | |
国家: ![]() |
申办成功日: 1960 | |
参赛国家地区: 83 | 参赛运动员: 5338 | |
开幕时间: 1960年8月25日 | 闭幕时间: 1960年9月11日 | |
比赛项目: 150(17个大项) | 主体育场: 奥林匹克体育场(罗马) | |
奥运圣火点燃者: 吉恩卡罗·皮尔斯(田径) | 获奖国家或地区: 苏联、美国、 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匈牙利、日本、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 |
获得金牌最多国家: 苏联 | 获奖最多的国家: 苏联 |
概述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2600年前,罗马帝国以征服者的姿态,将古代奥运会从希腊奥林匹亚强行移到罗马举行。
1960年,罗马作为意大利首都,然起了象征和平与友谊的奥林匹克火焰。古今两届。其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1908年,罗马曾获得第四届奥运会主办权。可是由于经济等原因,后来不得不由伦敦接办。这次罗马尽险阻,战胜众多对手,赢得了第1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运动会于1960年8月25日-9月11日举行。
首次参加的有摩洛哥、苏丹、突尼斯和圣马力诺。特里尼达和牙买加组成了西印度联队、埃及和叙利亚组成了阿联队,两个德国仍以德国联队名义参加。参赛运动员人数最多的几个队是:德国联队293人,美国292人,苏联284人,东道主意大利279人。英国253人、法国237人也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中国台湾派出了4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足球、篮球、游泳、拳击、射击、7个大项的比赛。
澳大利亚的赫.埃利奥特获得了1500米跑金牌,成绩3分35秒6,破自己所保持的世界纪录这是澳大利亚人自1896年后再次在径赛中获取奥会人冠军。跳远成绩取得了重大突破,1935年欧文斯创造了8.13米奇迹。四分之一世纪过去,虽然世界不少优秀跳远选手多次冲击这项被视为神奇的世界纪录,但都无所建树。
1960年8月12日,美国的拉.博斯顿终于以8.21米打破了欧文斯保持了25年的纪录;20天后,博斯顿又在本届奥运会上以8.12米夺金牌,再次刷新欧文斯自1936年以来所保持的7.94米奥运会纪录。
波兰的约瑟夫.施密特为波兰在跳跃项目中首次获奥运会金牌。他在三级跳中占有较大优势。奥运会前一个月,创造了17.03米的世界纪录。这次虽未跳出他的最好水平,但仍以16.81米夺冠。4年后,他在东京又蝉联了这项冠军。
十项全能是本届田径争夺最激烈的项目,参赛的有当时田坛十项全能"三杰":美国的拉约翰逊、苏联的瓦.库兹洼佐夫和中国台湾运动员杨传广。自1955年以来,十项全能世界纪录的争夺,在约翰逊和库兹洼佐夫这间形成拉锯战,纪录几度相互易手。1958年5月库兹涅佐夫以8014分刷新约翰逊所创造的7985分世界纪录,但是两个多月后,约翰逊又以8302分夺回;翌年,库兹佐夫再次取得高于约翰逊的成绩8357分,而1960年奥运会前约翰逊又创造了8683分的新世界纪录。杨传广当时虽未进入纪录争夺的行列,但已是很有威胁的人物。"三杰"罗马相逢,竞争立即白热化。杨传广发挥不错,战胜了库兹佐夫,但以58分之差输给了约翰逊,只得了银牌。他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银牌的人,也是亚洲在这次田径赛中获得奖牌的唯一选手。
杨传广是台湾台东人,生于1933年7月11日,洛杉矶加州大学体育系毕业。在亚洲运动侍和其他重大国际比赛中多次取胜,有"亚洲铁人"之称。罗马奥运会后三年,他终以9121分创造了世界纪录,登上了这个"田径之王"的高峰。
本届田径成绩最出色的是苏联队,中跑、跳和投掷项目中共拿了6枚金牌,著名选手有苏联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获得者尼.波诺玛寥娃、普雷斯姐妹和埃.佐林娜等。并从此届起,逐渐形成了美苏在田径中分别居有男女优势的局面。
申办背景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申办第17届奥运会的共有15个城市,它们是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匈牙利的布达佩斯、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瑞士的洛桑、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的底特律、洛杉矶、明尼阿波利斯、纽约、旧金山、费城和芝加哥。最后,国际奥委会将主办权授予意大利的罗马。
罗马曾获得1908年第4届奥运会主办权,但因地震与火山爆发导致经济萧条而放弃了那次机会。自1924年起罗马曾3次申办奥运会,均未如愿。这次申办成功,罗马人倍感高兴,他们决心办一届高水平的奥运会,借以弥补以前未能承办奥运会的遗憾。
奥运火炬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1960年罗马奥运会圣火于8月1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
圣火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再到齐娥港口,乘船运至意大利的锡拉库扎市,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罗马的传递。
大会开幕前,罗马奥运会筹委会举行了大规模的火炬接力:在希腊古代奥运会遗址取得火种后,先由希腊的火炬接力手传至雅典。举行隆重仪式后将圣火送上船,经由海路送到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再由意大利火炬队欢迎接力传送。火炬途经意大利各地,成千上万的民众沿途欢庆,最后到达罗马。罗马毗邻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梵蒂冈,每逢各种庆祝活动,都有教皇或神父出来发表讲话,以示隆重。这届奥运会也不例外,在8月25日下午大会开幕前,大部分运动员都聚集在圣彼得广场,接受教皇约翰二十三世的祝福。
在当天随后的开幕仪式上,意大利总统乔瓦尼·格隆齐宣布了大会开幕。东道主的田径名将简卡尔洛·佩里斯点燃了圣火。随后,意大利的另一位田径选手阿道夫·孔索里尼代表运动员进行了宣誓。1960年罗马奥运会 希腊圣火经过轮船传递。
奖牌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奖牌正面为传统的胜利女神。她左手持棕榈叶,右手拿着胜利者佩戴的花冠。本
届奥运会的胜利女神像由佛罗伦萨艺术家卡西奥里设计,并在国际奥委会组织的设计比赛中被选作奥运会奖牌正面图样沿用至今。奖牌正面右方刻有“罗马1960--第17届奥运会”字样,背景为古罗马竞技场图案。
奖牌背面为一名奥运冠军被群众簇拥,场面欢欣鼓舞。背景是奥林匹克体育场。
从1928年起到1968年,奥运会奖牌样式一直沿用了1928年的设计。直到1972年奥运会,当时的慕尼黑组委会突破原有设计,采用了包豪斯建筑学派代表人物格哈德玛克思(Gerhard Marcks)的设计,更改了奖牌背面图案。
本届奥运奖牌设计融入了新元素:奖牌四周为铜质月桂花冠,下方用形似月桂树叶有序叠加而成的链条串联。
比赛场馆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开幕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正式宣布奥运会开幕:总统乔瓦尼-格隆基
奥运圣火点燃:佩里斯(田径运动员)
运动员代表宣誓:孔索利尼(田径运动员)
赛况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在田径比赛中,澳大利亚的赫·埃利奥特获得了1500米跑金牌,成绩3分35秒6,破自己所保持的世界纪录。
1960年8月12日,美国的拉·博斯顿终于以8.21米打破了欧文斯保持了25年的纪录。
本届田径成绩最出色的是苏联队,他们在中跑、跳跃和投掷项目中共拿了6枚金牌,著名选手有苏联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获得者尼·波诺玛寥娃、普雷斯姐妹和埃·佐林娜等。
35个国家的69名运动员参加了马拉松的比赛,结果,埃塞俄比亚的赤脚选手阿贝贝·比基拉击败主要竞争对手、摩洛哥的拉迪·本·阿布德塞莱姆,获得了冠军。
游泳比赛美、澳平分秋色;在女子7项中,美国占有较大优势,夺得其中5枚金牌。获金牌最多的是美国的苏珊 ·克里斯汀·冯萨尔察,她在400米自由泳和两个接力泳项目中均夺金牌。澳大利亚康拉兹兄妹,哥哥约翰在这次比赛中获1枚金牌、2枚铜牌、但妹妹伊尔莎成绩不理想,只得1枚银牌。
跳水项目中,美国仍包揽了男子板、台两项目冠军。但女子两枚金
牌却被德国17岁的 英·克雷默尔夺去。意大利42岁的老将埃·曼贾罗蒂在重剑团体和花剑团体赛中分获金、银牌。
赛马场上,澳大利亚骑手劳伦斯·摩根成绩最佳,在三项个人和团体赛中得了金牌。意大利的丁泽奥兄弟在个人障碍赛中所向披靡,弟弟雷蒙多获冠军,哥哥皮罗得亚军,他们还获得了该项团体铜牌。兄弟俩从1956至1972年一直活跃在赛马场上,皮罗在1956至1964年3届、雷蒙多在1956至1972年4届奥运会上都获得了奖牌。但皮罗不如弟弟走运,在世界比赛中从未获得过冠军。而雷蒙多则除获奥运会金牌外,还在1956、1960年世界锦标赛中荣获桂冠。苏联军官谢·费拉托夫在盛装舞步骑术个人赛中为苏联夺得了马术赛中的第一枚金牌。
丹麦选手保罗·埃弗斯特隆在帆船"芬兰人"型塞中再次取胜。这是他1948年以来第四次获得这项冠军,也是奥运会史上4届蝉联该项冠军的第一人。
摔跤、拳击台上,土耳其共获7枚摔跤金牌,远远超过共他国家,美国、苏联、各得3枚金牌。而拳击赛中,意、美各夺3项冠军。美国黑人穆罕默德·阿里在这届奥运会上获得81公斤级冠军,他当时用的名是卡修斯·克莱,年龄18岁。
意大利在自行车赛中占有绝对优势,获得了6枚金牌中的5枚。另1枚得主是苏联的维克托·卡皮托诺夫,这也是苏联在奥运会上首次获得自行车金牌。
28岁的鲍·沙赫林在本届获2个第二、1个第三,共获7枚奖牌。日本第一个体操奥运会冠军小野乔这次蝉联了单杠冠军,并获得了另外2枚金牌。苏联女队取得了比上届更出色的成绩,除继续保持团体冠军外,还获个单项中的4项冠军。
本届罗马奥运会共 76次打破奥运会纪录,其中有30次超过世界纪录。苏联队在这届比赛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获金牌43枚,银牌29枚,铜牌31枚,远远超过了美国;后者这次获金牌34枚,银牌21枚,铜牌16枚;东道主意大利获取了它在奥运会史上最佳战绩,得金牌13枚,银牌10枚,铜牌13枚。
精粹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埃塞俄比亚的阿贝贝-比基拉是一位光着脚参赛的田径选手,当他参加马拉松比赛时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尽管并不被人看好,但他拒绝低头,比赛中他将所有对手甩在身后并率先冲过了靠近康斯坦丁的凯旋门附近的终点线赢得胜利。
美国田径选手鲁道尔费在20岁时,成为了在一届奥运会上夺得三枚金牌的田径女选手,三枚金牌来自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在从孩提时代几次重大疾病中恢复后她完成了如此了不起的成绩。
马塞尔鲁斯-克雷,也就是后来众人皆知的美国拳击选手穆罕默德-阿里[1] ,在轻重量级比赛中赢得了首枚国际比赛的金牌,随后他转成职业选手开始了一段现象级的职业生涯。
事件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在三日耐力赛中,一位45岁的澳大利亚马术师比尔-罗伊克罗福特从马上跌了下来,结果造成了脑震荡和肩胛骨骨折。
丹麦运动员詹森暴死途中,起初以为是天气炎热所致,后经尸体解剖,证明是服用了药物的结果。这是自1912年马拉松比赛以来,第二位在奥运会中猝死的选手。
特色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罗马奥运会是南非32年间最后一次被准许参加。由于国际奥委会无法忍受南非政府实施的种族隔离政策,因此直到1992年才再次允许南非再次参加奥运会。
奖牌榜 /1960年罗马奥运会 编辑
家或地区 | 金牌 | 银牌 | 铜牌 | 总计 |
苏联 | 43 | 29 | 31 | 103 |
美国 | 34 | 21 | 16 | 71 |
意大利 | 13 | 10 | 13 | 36 |
德国 | 12 | 19 | 11 | 42 |
澳大利亚 | 8 | 8 | 6 | 22 |
土耳其 | 7 | 2 | _ | 9 |
匈牙利 | 6 | 8 | 7 | 21 |
日本 | 4 | 7 | 7 | 18 |
波兰 | 4 | 6 | 11 | 21 |
捷克斯洛伐克 | 3 | 2 | 3 | 8 |
罗马尼亚 | 3 | 1 | 6 | 10 |
英国 | 2 | 6 | 12 | 20 |
丹麦 | 2 | 3 | 1 | 6 |
新西兰 | 2 | _ | 1 | 3 |
保加利亚 | 1 | 3 | 3 | 7 |
瑞典 | 1 | 2 | 3 | 6 |
芬兰 | 1 | 1 | 3 | 5 |
南斯拉夫 | 1 | 1 | _ | 2 |
奥地利 | 1 | 1 | _ | 2 |
巴基斯坦 | 1 | _ | 1 | 2 |
挪威 | 1 | _ | _ | 1 |
希腊 | 1 | _ | _ | 1 |
埃塞俄比亚 | 1 | _ | _ | 1 |
相关文献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教练员应"学行更快"-欧洲田径教练员大会见闻 - 中国体育教练员 - 2008 16 ( 4 )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兴奋剂任重道远 - 广东科技 - 2008 ( 11 )
- 万方数据学位论文 中国女子中长跑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 2006
- 参考资料
- [1] ^ 引用日期:2012-06-06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