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又称戴花,插花,[1]通常是由筷子状的象牙簪固定在螺旋状的发髻上,再由鲜花或其它材料制成的花朵缠绕起来,用以衬托佩戴者的美好形象。[4][5]
簪花始于汉朝,[6]是古代女子为了吸引男性而出现的。[6]唐朝时,出现了有关于男子簪花的记载,并在宋朝达到了鼎盛高峰。[3]簪花者以茱萸、石榴花、梅花等时令鲜花插在发髻、鬓边、衣带或胸前作为装饰或礼仪的一种风俗。[6][3]并因此诞生了以簪花为题材的诗歌和绘画等艺术作品,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唐朝簪花戴彩的情况。[6][7] 2008年,泉州蟳埔女的“簪花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