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菠萝蜜

桑科菠萝蜜属植物
红肉菠萝蜜,别名红肉波罗蜜,是桑科波罗蜜属植物。[1]其适应性强,较耐旱,在丘陵山坡地种植生长结果良好,很少发生病虫害。[3]
红肉菠萝蜜树体高大,生长势强,树冠半圆头形,树干外皮灰褐色,表面粗糙。叶互生,椭圆形,先端钝有短针,叶片较大。花序着生于树干和枝干上,雌雄同株异花,花序圆柱形或长圆形。果实是聚花肉质果,由膨大的花萼和心皮构成果包,聚合于肉质的花序轴上,未成熟的果实,花序轴上的乳胶较多,成熟果实乳胶少,果实中等大,长椭圆形,果皮有六角形瘤头突起。[3]其花期为春季,果期为夏季。[2]
2008年11月11日通过广东省种子管理总站鉴定,定名为“红肉菠萝蜜”。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果2009007。[3]成熟的红肉菠萝蜜果实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其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饮料、果酱等。[4]红肉菠萝蜜的果实具有药用价值,[5][2]其味甘、微酸,性平,具有生津除烦,解酒醒脾的功效。[5]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3]

形态特征

红肉菠萝蜜属于桑科常绿乔木,树体高大,可达20米,生长势强,树冠半圆头形,树干外皮灰褐色,表面粗糙,嫩枝有茸毛,幼芽有盾状托叶包裹,托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环状托叶痕。叶互生,椭圆形,先端钝有短针,叶片较大,长11.8~14.5厘米,宽7.8~11.0厘米。花序着生于树干和枝干上,雌雄同株异花,花序圆柱形或长圆形,异花授粉坐果率超过80%。果实是聚花肉质果,由膨大的花萼和心皮构成果包,聚合于肉质的花序轴上,未成熟的果实,花序轴上的乳胶较多,成熟果实乳胶少,果实中等大,长椭圆形,果皮有六角形瘤头突起,每一果内含种子130~150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