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足蝽科

细足蝽科
细足蝽科(Stenopodainae)是一类中型至大型的猎蝽,其体型多呈狭长状,颜色较暗淡。头部呈圆柱形,通常向前平伸,具有明显的中央横缢,中叶前端常形成刺状结构,颈部突出,触角细长。[1]前翅通常具有大型的中室。前足胫节一般没有海绵窝,爪部简单。在中国,目前已知的细足蝽科物种共有10属33种。

形态特征

细足蝽科昆虫为陆生蝽类昆虫。具单眼,中小型至大型,体壁坚硬,多为黄、褐、黑色,或鲜绿色,个别属为鲜红色。多数色泽比较单一,花斑显著的种类很少。身体多少狭长,由椭圆形至很细长的棍棒状不等。大形种类中,常体形奇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头多平伸。触角4节,着生处偏于背面,由背方观察可以看到触角基。喙4节。前胸背板多少前倾,梯形或六角形。小盾片相对较小,不及蝽科之发达。前翅爪片远伸过小盾片末端,有很长的爪片接合缝,无楔片;前翅膜片具8根以上纵脉,纵脉或多或少相互平行,并由靠近膜片基部的一根横脉上发出,纵脉在端部尚可有分支。多数类群后胸侧板具臭腺开口,孔口大而显著。跗节3节,腿节有时粗大,并可具刺;胫节可变扁薄或具形状奇特的翅状突起。腹部下方有毛点。雌虫外生殖器属于片状类型。[2]
卵产于植物表面,椭圆形、肾形、或三稜形。产时直立或横卧。散产,或成数目不多的小卵块,或首尾相连成长串,或成一横排,或相互重叠等。端部有20~60个以上的呼吸精孔突,并具假卵盖。若虫头顶具毛点。触角着生位置亦靠背面,腹部背面第4~5以及第5~6腹节节间有臭腺孔。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