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口令是一种语言游戏,由声、韵、调极易混合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内容活泼、和谐押韵的句段,并要求一口气能够急速准确地念出来,读起来节奏感强、妙趣横生,所以又称之为急口令、拗口令、吃口令。[2]
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诗经》中出现大量双声叠韵的词汇。楚国宋玉在他代表作《九辩》中也大量采用声韵相通的词语。[3]它不但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还具有精巧的特点。可根据难易程度分类或其语言种类不同分为中文绕口令和英文绕口令。[4]代表作为《八百标兵》《说日》《碰碰车》《六十六头牛》等等。[5] 绕口令不仅可以促进语言及思维发展,还可以有效锻炼口才,培养表达和反应能力。[6]2006 年,文化部公布了一批代表性传统文化项目,其中“八百标兵绕北京城”就是其中之一。并于2015年将其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7] 发展历史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