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历史中心

维也纳历史中心
维也纳是从早期的哥特人和罗马人定居点发展起来的,后成为奥匈帝国首都,那是已经带有浓郁的中世纪巴洛克色彩。

历史介绍

维也纳从早期著名的"维也纳乐派"一直到20世纪初,维也纳一直在欧洲乐坛上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维也纳还是建筑艺术精华的汇聚地,包括巴洛克风格的城堡和庭院,还有建于19世纪晚期的环城大道。沿着壮丽宽阔的林荫环城大道散布着维也纳最重要的名胜古迹,既有宏伟的楼群,也有纪念碑和各式公园。
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大的三座城市之一的维也纳,至今仍保持着昔日显赫的地位。维也纳是世界名城,奥地利首都,以“音乐之都”闻名遐迩。位于奥地利东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多瑙河,多瑙河贯穿全城,内城的古街道,纵横交错,很少高层房屋,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顶,高138米。以及其他宫殿建筑。
圣斯特凡大教堂是维也纳市中心的哥特式教堂,也是欧洲最高的几座哥特式古建筑 之一,带有东欧教堂的 浓厚地方色彩。在教堂顶盖外面,绘有大面积的色彩缤纷的图案纹,有“维也纳的精魂”之称。公元1304年始建,两个世纪后竣工,被认为是其几百年建筑艺术大成之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战后重建,历时10年,于1958年基本恢复旧观。大教堂由1座主体楼和3座楼塔组成,以南塔最为壮观,高138米,成锥体形直插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