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年体,是一种以时间为线索的史书体裁,历代“别史”所采用的体裁之一。编年体起源很早,而且历代延续,是许多重要的别史所采用的体例,如最为著名的《资治通鉴》、先秦史籍《竹书纪年》。这种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方式,最切近历史事件本身的演进规律,也最符合中国读者线性思维的模式,因此至今不废,但是也容易造成对一些具有前后相续性质的历史事件的分割,并且因此对相关事件的原委也难以叙述得较为完整[1][2]。
定义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
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史书文学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