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陆战队舰艇反恐安全部队(FAST,Fleet Anti-Terrorism Security Teams)是一支专门为海军提供舰艇安全保卫的特殊部队。海军陆战队舰艇反恐安全部队队员的选拔,是根据人员条件由海军陆战队内部进行调派的,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由于舰艇反恐安全部队属于高风 险性的作战行动单位,所以部队中没有女性成员。他们更偏重于安全防御方面的作战战术训练,而不像海军陆战队其他特种部队那样注重短兵相接的进攻战术训练。 成立背景
美国海军陆战队舰艇反恐安全部队(FAST,Fieet Anti-TerrorismSecurity Teams)是一支专门为海军提供舰艇安全保卫的特殊部队。 1970年代末期到1980年代初期,海事平台的反恐任务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是基于当时的世界局势背景:针对美国和西方各国的反政府武装以及反美活动的高涨,造成了美国海外地区频繁 受到来自各种恐怖势力的恐吓和袭击,并且美国也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人员伤亡代价:另一方面,打击恐怖主义的特种作战成为当时世界范围内的主流趋势,不断完善自己的反恐作战平台和加强反恐部队的作战能力成为当时美国特种部队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时的海军陆战队和美国海军同时进行着针对海事任务的反恐部队的建立计划,海军下设的美国海豹特种部队当时成立了“快速反应六队”,而海军陆战队虽然没有建立起独立指挥的反恐特种部队,但是已经开始筹划并分享海军方面的反恐资源。1983年黎巴嫩贝鲁特美国海军陆战队军营被炸事件暴露了美国军方在海外基地严重的安全隐患。而其实早在1982年发生在美国驻德国军事基地的齐格将军被绑架案就已经说明了美国军事基地自身防御的漏洞和种种体制弊病的存在。几次事件使得海军和陆战队的司令 官们感觉到不安和压力,为此,海军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其被动等待恐怖分子袭击,不如积极加强自己基地的安全防御。因此一支由14人组成的高度机密的“美国海军恐怖分子人员”部队诞生了,军方称之为“红细胞六队”。在1980年代中期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以恐怖分子的方式和手法,使用声光模拟效果的“效果炸弹”先后模拟袭击了数座“戒备森严”的海军基地,由于这些“预演”事先没有通知和警告,因而造成了不小的恐慌,演习的结果说明美国海军基地漏洞百出的现实问题。后来,因为官方不喜欢此种“查缺补漏”的方式,这支部队被迫在1990年代初期被解散了,但他们的模拟演习则充分敲响了警钟,海军陆战队也开始着手调查和研究相关的安全漏洞和防御提升方案。在对不安全因素进行充分调查和评估以后,海军陆战队官方认为当务之急是需要尽快加强安全 保卫措施,同时针对美国海外基地的频繁受袭事件,美国总统下令设置军事力量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海军陆战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和条件下于1987年成立了“舰艇反恐安全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