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遗集

聊斋遗集
胡适眉批外,全书由四种截然不同风格的墨迹抄写,抄写者应为四人,其中一人为胡适墨迹风格。全书无时间款,仅一处眉批署名“适之”:“参看下文(页32)同题一首,似是同一首,有两稿,此为定稿。胡适于1948年12月仓促飞离北平去往台湾,其遗留在北大的百零二只大木箱藏书和手稿几经抄没,《聊斋遗集》一直没有下落。

基本介绍

《聊斋遗集》以“新月稿纸”抄写。两函,四、五卷分装。每页十行,每行二十字。聊斋文集一、三、四册,聊斋诗集一、二册,三种目录对照表一、二、三册,石印本文集词集校对条注,共八卷。除胡适眉批外,全书由四种截然不同风格的墨迹抄写,抄写者应为四人,其中一人为胡适墨迹风格。
全书无时间款,仅一处眉批署名“适之”:“参看下文(页32)同题一首,似是同一首,有两稿,此为定稿。适之。”此为胡适墨迹无误,另有几处未署名的胡适眉批。
罗尔纲著《师门五年记·胡适琐记》记载,1930年至1937年间,罗尔纲先后两个阶段跟随胡适治学五年,其中参与整理和抄写《聊斋遗集》,并考证《醒世姻缘传》作者西周生是蒲松龄。他们对上海中华书馆版《聊斋文集》石印本、清华大学藏《聊斋全集》抄本和淄博淄川昆仑马立勋藏《聊斋全集》抄本进行比较、互补、去伪,于1931年编成《聊斋遗集》,文集二百十九篇(北大现藏本散佚八十一篇),罗尔纲主抄,胡适校勘。其中马本由淄博淄川路大荒向胡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