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互动

1969年布鲁默提出的理论
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即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这个理论来自于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H.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他认为,这种“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互动过程中,人脑中会出现他人对自己的期待 (如妻子期待自己是个好丈夫)的印象,并针对他人期待进行能动的理解、选择、修改、加工和组合。通过这种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发展和完善。[1]

摘要

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人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身作为认识的对象。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认识自己,与自己进行沟通或传播,并能够对自己采取行动。这种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来讲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不过,自我互动并不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在头脑中的简单再现,而是人脑中出现关于他人期待的印象,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从而重新加以组合。自我互动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传播与个人的自我的关系。

理论

自我互动 self inter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