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政文化-快懂百科
船政文化,指清廷在福州马尾举办福建船政时期所形成的,包括近代教育、科技、翻译等的文化活动及其所造就出的杰出人物的思想成果,其时间大体在福建船政创办和发展鼎盛的时期(1866年至1907年)。其为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过渡时期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是 基于福建船政的开办(即洋务实业的兴办)和封建统治末期一种全新生产力的出现,由一批目光敏锐、思想先进的先进人物倡导并引进“西学”,从而形成的一股新思潮和新文化。[1] 船政文化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新型企业的发轫与发展,造就出新一代“开风气之先”的知识分子,昭示了封建传统文化的没落,催生出20世纪的维新思想、改良实践以及革命运动[1]。船政文化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高等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推动了中国近代海军、造船、航海、电力、电信、铁路交通、飞机制造等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折射出中华民族忠心报国、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砺志笃行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2]。船政文化成为了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号角[1],代表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明创造能力[3]。 概况
苍苍鼓山,泱泱闽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便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 1842年,西方列强的炮火轰开了福州大门。一个多世纪以来,面对血与火的洗炼,福州人沉思、探索、追求、呐喊、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