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敷脐
药物敷脐是选用适当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粉、糊、膏)填敷脐中,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脐名神阙,自古只灸不针,到唐代逐渐发展为药灸并用,即用药灸来治病。
编辑摘要简介/药物敷脐 编辑
敷脐疗法,简称脐疗,为中医外治法之一。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的指导下,运用药物敷贴在脐上的一种治法。药物敷脐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根据不同病证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药物敷贴于脐部,通过药物对脐的刺激作用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协调人体阴阳、扶正气、祛邪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脐疗常用的药物敷贴法一般分为散剂、膏剂、饼剂、丸剂和糊剂等数种。
剂型/药物敷脐 编辑
由于此法简易、安全、疗效好,尤其适宜儿童和妇女各种疾病的防治。这里介绍常见病验方数则,供参考选用。
小儿夜啼:用细茶叶适量嚼烂敷脐,适用于脾虚夜啼。或用理中丸适量,温开水调糊敷脐。
小儿盗汗:五倍子、煅龙骨粉等量,冷开水调糊、敷脐,纱布固定,每日1次。
小儿积滞: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混匀加水拌成糊敷脐,每晚1次,连用3~5天。
小儿惊风:芙蓉花嫩叶6片,切碎捣泥,鸡蛋1个,和匀,煎后取适量敷脐,可缓解症状。
痛经:用乳香、没药各15克,共研粉,以黄酒调匀,敷脐。或用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20克,共研粉,用白酒适量炒熟,趁温热敷脐,胶布固定。每月行经前敷3日,可治寒凝气滞之痛经。
妊娠呕吐:丁香15克,半夏10克研粉,用30克生姜煎浓汁,调以上二药粉成糊敷脐,每日1次,连敷3~4日。
体会/药物敷脐 编辑
药物敷脐疗法方法简便,见效较快。敷脐药物大都选用辛香走窜,药力峻猛的药物,盖“虑其或缓而无力,假猛药生药香药”,“率领群雄,开结行滞,直达病所”。该类药具有祛除邪气,疏利三焦,通窍启闭,逐瘀解毒之效,外治敷脐通过肌肤、脉络而发生作用。敷脐疗法非常重视药物“气”的作用,即药物的芳香走窜之性和引经活络之效,所谓“外治乃取诸气而已,从窍入,以气相感。人身毫毛皆气之所由出入,非仅口鼻之谓”。药物之气通过皮毛孔窍,入于经络,流入肺腑,终至病所而发挥治疗作用。现代解剖学认为:胎儿出生,脐静脉与门静脉联络,入于肝内;9~11肋间神经相互重叠分布于脐部皮肤及皮下,也有细分支布于腹膜壁层及腹膜外组织;胸6~10交感、迷走神经的分支分布于中上腹各脏器和腹膜脏层。因此,敷脐药物不但能过脐静脉注入肝内,而且还对腹膜、脏器的神经分支具有反射性调节作用。笔者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紧扣病机,选用适当的药物敷脐治疗中医急症,经临床验证疗效是肯定的,值得推广应用。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