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眼镜蛇(学名:Naja philippinensis),又名菲律宾北部喷沫眼镜蛇,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眼镜蛇科生物,是世界上10种最危险的蛇之一,平均体长1米,黄中带棕色,肚子乳白。菲律宾眼镜蛇主要分布于菲律宾的民都洛岛、吕宋岛、马斯特岛、马林杜克岛,主要栖息在农田、人类聚集地和茂密的森林中,有剧毒,其毒性会让受害者在1小时内死亡。菲律宾眼镜蛇的毒主要是神经毒,会影响神经信号的输送,对受害者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造成影响,最终让人死于呼吸系统瘫痪。[1][2][3][4] 形态特征
菲律宾眼镜蛇整体比例较其他蛇种短胖,约长1.7米,而民都洛岛的个体有2米之长。体色会由年轻时的暗棕色,逐渐蜕为成熟期的浅棕色,喉颈位置有时会有一条黑色的长纹。颈部附近有20数环的蛇鳞,躯体中部有21环蛇鳞,腹部有182至193环蛇鳞,尾部位置有36至49环蛇鳞。鳞纹分布有时并不平均。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