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涅尔反射

菲涅尔发现的光学现象
菲涅尔反射(Fresnel reflection),描述了光线照射物体表面时,反射、折射与视点角度之间的关系。当观察者视线方向与物体法线的夹角越大,反射越多,夹角越小,反射越少。1818年,由法国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奥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Jean Fresnel)提出。[2][6]
菲涅尔反射的物理特征就是反射的强弱取决于视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大小,菲涅尔反射可以通过菲涅尔方程来描述,视线与反射面的夹角a越大,反射强度越弱,当夹角a等于90度时,反射强度为零;视线与反射面的夹角a越小,反射强度越强,当夹角a趋近0度时,反射最强。[6]
菲涅尔反射在许多光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镜面反射、光学镜片、反射镜等。在这些应用中,菲涅尔反射可以用来控制光线的传播方向和强度,从而实现光学设备的设计和优化。[7][8]

背景

1748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伯爵(Compte deBuffon[9])提出阶梯结构透镜的设想,通过从透镜平面侧向球面侧挖除一部分材料获得轻薄的球壳透镜。其后,孔多塞提出用单片玻璃研磨得到相似的透镜。[10]